试析流浪以生活流浪到精神流浪——评了一容流浪小说《出走》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一容的小说《出走》,指出流浪小说成为了作家自我寻根的一种方式,《出走》透出了一种寻根的思想。《出走》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表现了一个另类的世界。全文将传统手法和现代意识的结合表现的既是生活流浪的体现,又是精神流浪的延伸。从中可以看出了一容的骨子里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结。这也是了一容小说的精神与气质。
关键词:了一容《出走》流浪
在西部的作家中,一直喜欢了一容的小说。在跟踪阅读他的一些小说的时候,发现他的小说文字纯粹简单,故事的营造也比较简单,而恰恰在这种简单中,了一容总能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意蕴与新奇,这无不显示着他强大的内心感受和独到的文字表现力。
在他的小说世界中,更多描写的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在给读者展现荒凉的同时,亦在体现一个作家对社会的良知和责任。最初引起人们视线的是他的《沙沟行》。其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中短篇小说中。在《向日葵》《废弃的园子》《妈妈》《历途命感》《鸽子的眼泪》《金马湾轶事》《板客》《高原上的经声》《那一片绿土》《寂静的屋子》《民兵连长的鹞子》《饥饿精神症》等经典的小说中,构成了他质朴的文风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他的小说中,人物在与历史源于:硕士论文www.808so.com
对峙的过程中,几乎都陷入了一种荒谬之境。这种荒谬性,使我们看到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作为那些处于历史幽暗部位的生命,同样也逃脱不了历史错位的尴尬,同样逃脱不了被历史改变的命运,从而揭示出西海固人民的艰辛和民族性格中的隐忍。
作家的经历无疑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和品位。任何艺术形象靠想象是很难完成的,生活经验的积淀是作品想象的基础,只有经过流浪生活的作家,对流浪题材的小说才能够把握和用笔穿透。了一容的小说让人有一种疼痛感。流浪经历,使得他的小说充满了一种艺术感染力和细节的真实。
再看他的作品《出走》,这是一篇具有流浪性质的小说。流浪小说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特定的叙事方式,是对现实的另一种反映。八十年代,流浪小说一度比较高涨。这一时期的流浪小说,大多是以回忆式的方式讲述从城市到农村的流浪过程。九十年代由于体制的变革,由于大量无固定职业的人员逐渐的增多,大量的流浪人员开始从农村流入城市中,流浪小说逐渐被打工文学而替代。由此,流浪小说因为其叙事方式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生活经历的原因而逐渐沉寂。
在西方的流浪小说中,流浪的主人公大多是痞子式的人物,他们因地位卑贱而选择流浪。他们以战斗和打架来表现他们的流浪过程,在流浪的过程中,它们或多或少的获得了流浪的快感。具有流浪经历的作家艾芜,在她的流浪小说《南行记》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流浪汉形象:小偷、盗马贼、强盗等,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无家可归的人物。在他们的身上,有着种种的恶习,但是作者却在描写这些恶习的时候,另一方面又在渲染他们的善良和内心的美好。这些美好与善良和那些内心卑鄙无耻、狼心狗肺,但表面又装作一副道貌岸然的卫道士、伪绅士相比较,一个简直是在天上,一个却在地下。《出走》中,选择流浪的是两个孩子,他们有家,但是却被生活的苦痛所折磨而选择流浪,当孩子都被置身于流浪的状态中,那么,小说中的那种批判力量就出来了。但了一容的讽刺力量,已经趋于平和,小说的讽刺效果,已经隐藏在文字中,换之而来的是一种怜悯和心酸。
流浪小说成为作家自我寻根的一种方式,《出走》透出了一种寻根的思想。一方面在寻根,一方面又在寻根的时候而丢失了根。人没有根,就处于漂泊的状态,内心永远处于一种失落中。《出走》中,流浪者虽遭受着种种阻碍,主人公处于一种被欺负、被侮辱的地步。但是,即使这样,流浪的脚步也无法停止,流浪已成为习惯,流浪本身就是一种寻根。现代社会的空寂,现代人精神上的失落感,就需要有一种东西来表达,就需要一种东西来寄托,寻根是一种审视的态度,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折射。
《出走》也是传统手法和现代意识的结合。了一容的手法一直比较传统,但是,字里行间却有着先锋的意识。说明他对先锋前卫的文学风格以及作品并不陌生,但是他似乎有意识要选择这样一种叙述方式。说白了,先锋是对生活的一种追逐,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跟近。《出走》既是生活流浪的体现,又是精神流浪的延伸。窝蛋与伊斯哈由于生活的苦而选择流浪,他们开始流浪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得到一种幸福的生活。但是对于生性善良的窝蛋,却在很久就积蓄着准备着出门流浪。当面临一次可以得到“幸福”生活的机会时,窝蛋却继续选择了流浪。这里有一个细节很打动人心,从而出底层平凡的困境中的人性的美——窝蛋要继续流浪的时候,却慷慨仗义地把他们两个仅有的五元钱留给了同伴,自己尽管身无分文,却毅然决然地走了。这一笔让这部小说有了更大的力量和价值。这时,小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生活流浪,而上升到了精神流浪。从而看出了一容的骨子里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结。这是了一容小说的精神与气质。
与他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视角的转换也是他的一种尝试。《出走》中,作者是完全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以流浪者这个主体为角度,并且这个角度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完成的。所以,在小说中,你可以发现,叙述者很滑稽,很幽默风趣,并且充满了反叛式的语气,简单的语言总透出新奇。人的善良与狡诈刻薄,不同环境下不同人性的表现是对立的,而用一个孩子的角度,就表现了一个另类的世界。城市对孩子永远有着诱惑力,现代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异,就使得人们生存的关照方式发生着变化。用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的对比,说明城市是永远属于城市人的,而农村,不仅属于农村人,还属于城市人。尽管这世界有许多高楼大厦,有纸醉金迷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但实际上都不是属于真正流浪者们的。
了一容的流浪小说与传统的流浪小说有所不同,传统的流浪小说在结尾都是悲剧性的,但是,《出走》的结尾却是另一种:在善良的裹挟下,流浪才真正开始。他摆脱了读者猎奇的心理,完全是一种戏剧化结束。
相对来说,了一容出手很慢,但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打破读者的阅读习惯,他总是有所规避、有所操守,严谨充斥着他的写作习惯,这是了一容的特质。
注释:
了一容:《出走》,《长江文艺》2006年第五期
作者简介:计虹(1977-),女,祖籍陕西,2000年起任职于银川市文联《黄河文学》编辑部,2002年聘为《黄河文学》编辑部编辑(中级职称),现任《黄河文学》编辑部副主任、散文编辑,编辑期间编发的大量散文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读者》等全国性知名选刊选载。》《废弃的园子》《妈妈》《历途命感》《鸽子的眼泪》《金马湾轶事》《板客》《高原上的经声》《那一片绿土》《寂静的屋子》《民兵连长的鹞子》《饥饿精神症》等经典的小说中,构成了他质朴的文风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他的小说中,人物在与历史源于:硕士论文www.808so.com对峙的过程中,几乎都陷入了一种荒谬之境。这种荒谬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6373 浏览:11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