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2011年欧盟RAF通报中国食品安全理由学年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根据2011年度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F)向公众通报进口中国食品及饲料安全问题的情况,总结被通报产品种类及的风险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应对措施,充分发挥风险预警作用,以减少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关键词:欧盟食品安全预警借鉴
1672-3791(2012)09(c)-0233-01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其网站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F)向公众实时通报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根据RAF信息对2011年内52周通报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中国出口欧盟的食品及饲料安全问题情况。
1通报风险因素的具体分布
1.1 食品接触材料(212次,占总数的37.5%。)
包括塑料器具:杯子、密胺树脂碗、尼龙汤勺、聚丙烯刷子、抹刀、羹匙、蛋糕模具、罐盖衬垫、餐用夹子;不锈钢器具:压蒜器、蛋糕架、烤肉架、烤箱、磨光机、铁制餐具和木质厨具等。
1.2 坚果籽实(102次,占总数的18.1%)
产品涉及花生(包括带壳花生、花生仁、炒花生、漂白花生和调味花生)、松子、干面条、葵花籽和南瓜籽。
1.3 谷物面点(66次,占总数的11.7%)
产品涉及面条(牛肉面、手工面条、风味面、方便面)、粉丝、米线、玉米、大米、荞麦和黑米。
1.4 水果和蔬菜(43次,占总数的7.6%)
被通报的果蔬类产品种类较2010年有明显增多,有蘑菇、盐水蘑菇、柚子、木耳和阿月浑子果等等。
1.5 水产品(30次,占总数的5.3%)
鱼及其制品被通报20次,头足类5次和甲壳类5次。
1.6 保健食品(29次,占总数的5.1%)
被通报的产品涉及食品增补剂、有瘦身功效的茶点、大米蛋白抽提物、口香糖、减肥胶囊及未注明具体名称的保健食品,其中食品增补剂19次,占保健食品通报总数的65.5%(19/29)。
1.7 食用香料(15次,占总数的2.7%)
被通报的食用香料包括辣椒粉、胡椒粉、甜椒粉、生姜粉、橄榄叶、绿茶和蒜粉。
1.8 饲料和宠物食品(14次,占总数的2.5%)
1.9 甜品(11次,占总数的2.0%)
11次被通报的甜品包括3次果冻,1次焦糖和5次种类不同的糖果。
1.10 肉及肉制品(9次,占总数的1.6%)
3次出口至丹麦的猪肠衣被检出氯霉素(3),1次兔肉被德国检出汞超标(1),1次羊肠衣被意大利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1)和呋喃唑酮代谢物(1)。2次鸭肉被丹麦分别通报非法入境(1)和检出沙门氏菌(1),1次禽肉因包装破损被英国通报并销毁。
1.11 无酒精饮料、蜂蜜(共9次,占总数的1.6%)
4次无酒精饮料分别为桔子汁、桔味碳酸饮料、葡萄汁和spray candy,其中3次被通报E210-苯甲酸含量过高(3),1次被通报E952-甜蜜素和E954-糖精未标注且超标(1)。通报国为意大利、芬兰和立陶宛。
1.12 即食食品(prepared dishes)(8次,占总数的1.4%)
3次牛肉面被意大利通报非法进口(检查牛DNA)(3);4次不同风味的水饺/汤圆被英国通报检出非法转基因(4);1次方便面因铝含量超标(1)被比利时通报。
1.13 茶叶、调味酱汁、食品添加剂、油脂、蛋品和混合食品(共17次,占总数的3.0%)
通报产品涉及茶叶6次、调味酱汁3次、食品添加剂2次、油脂2次、蛋品1次和混合食品3次。
2通报问题分析
2.1 通报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通报信息按风险的紧急程度和需要采取措施的等级分为预警、信息和新闻。其中信息又包括提示、拒绝入境、RAF跟踪信息和信息。预警是产品在出现严重风险后的通报,要求成员国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信息是通报国完成风险识别,而产品未在其他成员国现售或对市场上已无相关产品时的通报,不需要采取紧急的应对措施;新闻是根据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有关组织的推定或预测、经欧盟成员国确认的有关信息。
2.2 引发通报的具体风险因素及对通报产品的处理措施
引发RAF通报的具体风险因素有很多种,按照RAF系统的常规分类,我国产品被通报涉及的风险因素可分为22类。按通报数量计,占据通报前五位的分别是物质析出、重金属、化合物污染、毒枝霉素和转基因新奇食品,此五种风险因素引发的通报占总量的69.4%(392/565)。欧盟针对通报产品采取了相应措施,包括从市场撤回、重新发货或销毁、重新发货、销毁、扣留、从消费者召回、退运、通知管理部门、海关封存、物理或化学处理、改作他用等16类措施。
2.3 对部分风险因素的分析
欺诈问题引发的通报33次,比2010年26次明显增加。具体包括多种食品的掺假(4)、无健康证书或证明(4)、非法进口(12)、书(3)或证书不当(10)。涉及产品有坚果籽实(7)、等等。
2.4 我国产品引发RAF通报的特点
第一,食品接触材料问题引发通报数量近年来呈递增趋势。2008年,食品接触材料问题88次,占我国被通报总数的19%;2009年119次,占我国被通报总数的32.7%;2010年141次,虽占通报总数比例与2009年几乎一致32.7%。食品接触材料问题再居通报之首,情形亟待关注。第二,花生黄曲霉毒素、大米非法转基因通报数量减少。与往年相似,毒枝霉素、非法转基因问题依然是引发通报的主要问题,但引发通报数量较2010年有所下降。毒枝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和锗曲霉毒素A,共被通报68次,是引发通报第4位的风险因素。第三,敏感商品引发通报数量依然集中。松子所引起的味觉异常(生物毒素所致的松木口病),被通报31次。面条或米线制品因铝含量过高被通报35次,涉及谷物面点(31)、果蔬类产品(2)、即食食品(1)和蛋制品(1)。食品增补剂因含违禁成分被通报26次,其中因含西布曲明和西地那非分别被通报12次和8次。鱼制品因一氧化碳处理被通报7次。第四,欺诈、感官异常等涉及产品种类多的因素潜在风险大。欺诈、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感官异常、非法辐照、微生物和问题涉及产品种类较多,在今后引发通报的可能性较大。欺诈问题影响恶劣,添加剂问题涉及添加剂项目繁多,感官问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808so.com
题评价技术主观性强,这些都需要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RAF.www.ec.europa.eu/food/food/rapidalert/index_en.htm.
梁成彪,杨林,闫庆博,等.2010年欧盟RAF通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J].标准科学,2010.

点赞:4777 浏览:1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