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期社会转型期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革新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伴随信息化浪潮的兴起,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双刃剑”,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面对今天社会的急剧转型,认真分析网络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规律,普及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绿色校园文化长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过:“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5.38亿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已经基本饱和,而高等院校学生无疑是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难免会呈现出人被网络异化的问题,进而引发诸种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面向社会转型期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高校网络文化,特指高校师生在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上,由于长期交流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其基本特征有三点:
(一)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不仅是一个沟通的平台,而且是一个虚拟社会。网络行为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学生网民通过和他人的虚拟交流,从而形成自己的网络虚拟交往空间。尼葛洛庞帝对此曾说过:“(网络的 )虚拟性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对此,曼纽尔·卡斯特指出:“真正的沟通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信息解读过程中传送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通过共同交流观点,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星星之火”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燎原之势”。
(三)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在网络文化中,每个人都是平等关系,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因素受到限制。高校网民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内容无所不包而且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极大的宽容与自由形成了在网络文化形式与内容上的超时空性特征。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功能

(一)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舆论引领功能。在当前自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环境的巨变也冲击了传统舆论引导机制。网络空间里的传播对象即“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影响甚至左右媒体传播与舆论走向。诸如自媒体时代的微博等形式,其即时性使它成为舆论热点的重要推手。
(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文化创造功能。网络可以全方位覆盖的保存与传递文化,实现文化传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自主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创造主体的精英倾向,使其较之普遍意义的网络文化选择功能更为突出,更具促进先进文化创造的功能。
(三)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信息渗透功能。高校网络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多元一体的,大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信息,放纵或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信息的交互渗透,既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也进一步强化了网络参与者的趋同性,从而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渗透力。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网络语言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的,在虚拟空间中交流使用的媒介语言形式,诸如“给力”、“高富帅”、“屌丝”等一些热门网络词。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的影响,此类网络“亚文化”其凸显出多变而且日益庸俗化的特点。
(二)多元文化良莠并存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复旦大学张涛甫教授曾指出:公共生活中,很多公共话题,由实体社会点燃,却在网络爆发,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交互影响,甚至存在虚拟世界引领、倒逼现实社会的现象。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会通过网民带到网上,极易形成舆论热点,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网络放纵导致的大学生学业荒废和信仰迷失。江西某高校一份信息显示:有些在读学生因摘自:论文查重www.808so.com
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退学的学生8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我国的社会转型不完全同于西方国家,它还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步伐,更易使学生陷入价值迷失危机,使其暂时处于“灵魂断奶期”,造成道德困惑。

四、针对社会转型加强网络文化监管

(一)全面加强高校思想舆论引导,唱响高校网络文化旋律。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同时,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从而掌握高校舆论主导权。
(二)创新网络文化互动机制,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有效接轨。学校党团部门要积极通过论坛、新闻评论等网络渠道,利用微博等新兴网络服务,促成校园积极向上舆论的形成。同时,必须探寻师生网络协商互动机制,防止和化解高校学生件的发生。
(三)加强高校网络管理监控,建设校园网络的“绿色”文化长廊。高校网络管理应该强调“监控”与“引导”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除了依靠技术手段,学校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引导网络走向,放大网络“正能量”。实行网络舆情日报制度,及时有效掌握校园网络态势,建设绿色校园网络文化长廊。
(本作品系河北师大2012年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广播学业出版社,2001.

点赞:20517 浏览:8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