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文化生态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理由及趋势,增进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也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古代传统教育 文化生态分析 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古代传统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教育的内容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教育史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理论,表现在传统教育目的上,主要有“明伦”说、“成人”说、“入仕”说等。这些传统教育目的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影响分不开,而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是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和探索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不仅可以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也增进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
古代教育及其文化生态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形式,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文化的生产尤其是文化的传播、增值有赖于教育这一途径,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教育这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制度化特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对教育有着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状况、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此外,文化的诸要素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文化的价值取向来体现的。
古代教育的文化生态。生态,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状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文过程,如果把文化称之为“人化”,教育则是“化人”过程,它是在文化生态这一有机体中发展的。
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组成,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环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影响,内部影响是先前的教育传统,外部影响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因素。在外部影响中,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文化的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换言说,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形成、发展的,带有文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促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持久性、多样性、凝重性和型。中国文化生态由三个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组成:文化精神的生长点和归宿;文化精神运作的内在机理;文化精神生长的根本意向。在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中,人们对情感予以了并导致了情感在文化价值中的绝对,情理中国文化生态的结构,血缘本位、情理机制培育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入世意向。因此,血缘、情感、入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生态特征。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理由及趋势,也对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和“入仕”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明人伦”说的文化生态分析。“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的和谐。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精神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教育传统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教育传统的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自由、平等、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而是为了封建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道德培养上,在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大一统价值观念,强调群体价值,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宗法集体注意和类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的型文化环境中,传统教育中突出“明人伦”,则为顺理成章之事。
“成人”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成人”说,即立足于“人”的成长,是中国古代关于传统教育目的又一论述。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标,道家以培养“真人”、“圣人”、“仙人”为弟子标准,佛家以培养“菩萨”、“佛”这样高境界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些都共同揭示了当时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士”和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贤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凡人以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智者们所设计的母语教育,都以“君子”“贤人”“圣人”为培养目标。

点赞:13566 浏览:5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