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教育心理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可以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提供有效帮助。本文以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结合亲身体验,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字: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5年,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为稍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我深感如果教师只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辅助,预计的教学目标并不能很好的达成。尤其是当教师自己觉得准备好了"一桶水"的知识却在课堂上倒不出来或是学生只得到了其中"一勺"内容时,这种经历对于那些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的教师是痛苦的,而往往又是很多新教师都会遇到的!要想冲破这一瓶颈,我体会到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仅凭教师的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科学的方法作指导。于是打开大学时学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而这次再学习的过程,使我在教学上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一、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系列位置效应与注意力规律的综合运用

(一)系列位置效应。在系列学习(Serial Learning)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primacy effect)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双重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回忆的百分率或绝对数量为y轴,则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
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的要好。因此,教师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把最重要的部分安排在开头和结尾。只有在最重要的时间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二)注意力规律。经科学研究证明,因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刺激,人的注意力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之中。45分钟(min)课堂学生注意力情况:前5min 刚刚开始学习,注意力未能完全集中;6~15min 逐步进入状态,大脑兴奋,生理、心理上升到最高波峰,注意力集中,思考积极;16~20min 开始疲劳,注意力渐渐分散;21~40min 注意力再次集中;最后5min 精力再次降低。由此可知,学员注意力呈规律的波状起伏,6~15min以及21~40min是他们注意力较为集中时间。
(三)基于以上规律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特点探索设计教师课堂有效掌控时间模型。高中学生每周学习信息技术的课源于:论文大全www.808so.com
时只有2个学时,因此课上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珍贵。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在每节课的课程安排上下功夫,把学习内容在45分钟内进行有效分配。为此本人探索设计了以下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有效掌控时间模型。
表1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有效掌控时间模型
时间
1~5min
6~15min
16~20min
21~40min
40~45min
教学环节
合理创设情境巧妙入题,揭示学习目标,明确学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角色。
教师讲授或学生自主学习重点知识,使重点得到解决。
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互动,检验重点知识的学习效果。或安排一般性知识内容。
教师设置高级任务或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难点得以突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反思

二、更好地实现教学中"度"的把握--空白效应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体现的就是空白效应。所谓空白效应是指在教学中适当留点空白,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画家经常使用一种留白的手法,为的就是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欣赏者实现其自己的"创作"。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合理的留下一些时间空白,让学生转听为思,这往往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进而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对知识的教学不是越满越好,越细越好,切忌滔滔不绝的讲授,而要留有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动力。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正是一种不断"填补"、"玩味""空白"的周期性运动过程,学生的感受经过了从紧张到松弛、从追求到和谐的一段"奋斗"历程,而教学目标的实现的一刹那,便是学生快乐的一个暂时顶峰。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非常"够味"的体验,从而使教学这门艺术呈现出一种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空白"之美。

三、打响课堂上的第一炮--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较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3]正如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斯所说的那样:"保持和重视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能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充分准备第一堂课,从衣着、语音高低,频率的快慢,教学内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都要精心策划。实践证明,上好第一堂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将其毕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集大成于一点,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作为教师只有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掌握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之

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钥匙。

参考文献: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仁.45分钟价值曲线.中国教育报
[3]邢惠丽,沈美,王德臣. 心理效应理论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地留下不讲。"这体现的就是空白效应。所谓空白效应是指在教学中适当留点空白,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画家经常使用一种留白的手法,为的就是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欣赏者实现其自己的"创作"。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合理的留下一些时间空白,让学生转听为思,这往往更有利于知识的内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5361 浏览:1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