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倡导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标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当堂课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它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达能力的培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发展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需从任务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管理等诸方面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二、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出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本人根据教学研究及通过跟同行交流,发现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任务的完成差异性很大,好的学生感觉完成任务后“吃不饱”,差的学生却无法完成任务;
学生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上缺乏主动性;
在自主探究性教学中,有些学生容易偏离主题,有些学生对下一步设计心中茫然,教师需要如何把握引导的恰当程度。
当课堂教学依赖于学生的进程,部分学生因前面技能的没有掌握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时,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个“旧技术”对“新技术”造成的瓶颈问题?
如何更有效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
部分学生喜欢玩游戏,玩 ,却不热衷于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信息技术是“副课”,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观念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等等。
以上所述问题处理得好,对课堂教学效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若处理得不好,将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

三、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一)熟悉学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在层次性的任务中因材施教,才能完成有意义的学习。
1.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
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一个班里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的局面。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要求。比如学习EXCEL排序,这节课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力争让学生都学会排序,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挖掘出新的信息,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借鉴。我们设计任务的时候,基础差的就让他完成单一排序,基础好的让他完成多个关键字排序。这样所有的学生如果都完成任务,都会有成就感。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目的,低层次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感,而高层次的学生面对自己在班里脱颖而出的成果,充满自豪,激发了他进一步探索的和信心。
2.熟悉教材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熟悉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学教师就胸有成竹,能够融会贯通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创设情境目标。例如在文字处理教学时,老师首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比赛中优秀的“电子报”,由于版面设计非常独特,文字、插图、背景非常漂亮,学生观看后赞不绝口,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们这种心情,让学生自己练习制作贺卡、专题报刊等。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这就是老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环境的导引下,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创作能力,最终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教学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采用适当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

1.适当单独或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演示、讲授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808so.com
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指出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然教无定法,学法更加不是单一的,平时我们熟悉的讲授法、演示法都可以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更加明显。
2.合理采用组内协作、组间竞争教学方式
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生帮生”在这里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分组。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3.建立合理的教学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建立一个功能强大集教学指导、作品发布、教学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栏目可以设置为锦囊妙计、星级任务、教学指导、作品发表、资源素材、学习体会等。例如“制作PPT”这一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在各个栏目放置相应的内容,如教学要求、学法指导、教学演示,以及学生的作品与体会等。网络学习平台可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随时随地的自学。使用网络平台,学生能自如的下载学习资源、开展网上交流、接受在线指导、发表作品……总之,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学习更加方便,学习兴致高涨。教学平台的建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时间上延伸到了课堂以外,在空间上延伸到了家庭,学习内容增加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增进了交流。总之,网络教学平台的创设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合理采用教学策略

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面临的学习材料。因此,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个体学习、结对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适于各类不同学生完成信息技术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

(五)合理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节课结束,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在当前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性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阵地,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更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源于:论文要求www.808so.com
多种多样,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等待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

点赞:34483 浏览:15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