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缺失诚信缺失目前状况与路径:一个心理学解释框架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 要]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心理源于:论文www.808so.com
学的角度来阐释这一事象背后存在的心理缘由,并从重塑良好的社会与校园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设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以希冀一定程度扭转学生的诚信缺失与诚信危机问题。
[关键词] 诚信教育;诚信缺失;心理因素
[作者简介]江葱茵(1974—),女,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万宝方(1977—),男,南昌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6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学视野下人的尊严研究》(10CZX03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基于道德冲突的心理问题研究》(JD1038);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实证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ms201113002)研究成果。
自古以来,诚信就被奉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本,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诸如此类的论述,在我们的古典文献中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诚信就一直被公认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表征出来的现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公民诚信到社会诚信,都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诚信缺失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何在社会总体向前发展的情况下,会出现诚信缺失甚至危机呢?重要的是,当诚信作为一种现象逐渐变成一个问题时,我们就得深思其背后的根源以及人们的思想动机了。当下,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和研究旨趣,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对诚信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撑和经验素材。但在我们看来,诚信缺失和危机的出现,除了社会大转型背景下带来的深刻影响之外,个人的心理因素也是促使其蔓延的重要诱因。
在心理学看来,诚信缺失是指人们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出现了不诚信行为,当不诚信行为成为个体稳定的行为倾向或生活态度,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屡次发生时,我们就会把这种行为视为某个人的人格特征。诚信的缺失,从人格层面看,它是以获得个人利益、损害个人信誉及他人利益为前提,其行为方式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人们所抛弃和憎恶的。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诚信缺失的情形也比较严重,并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现状、诚信危机的心理因素和诚信教育的心理学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究,希冀使这一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转机。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表征

1.思想观念方面:迷茫与困惑并存
当今社会有一些不正之风,已经逐渐弥散于大学校园,塔中那些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一方面在接受着传统教育的诚信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在接受撒谎、失信在一定条件下可使自己免于遭受惩治并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用之理念的,陶,故此在诚信的思想观念上一直存在着迷茫和困惑。“我们是该说真话还是假话?”常常困扰着他们这些尚不成熟的心灵。比如有些大学生刻苦学习,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但在违背诚信品德的潜规则面前,他们发现“老实人”往往吃亏,“用功者”往往获利甚微。面对这些违背诚信原则的事实,他们对传统的诚信观念产生了怀疑,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诚信品德的认同和坚守。
2.学习生活方面:与做假时发
据《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8月31日报道,有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4%的大学生曾有过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高科技舞弊等),成绩中等以上的舞弊者占80.66%。而更让人意外的是,通过高校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看待行为时大多数持漠然态度。
为了对付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而选择做假,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另一种事象。某高校曾报道:该校一女学生先后三次进入老师的办公室偷改自己的考试成绩,由此得到一等奖学金和获得“校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大学生和证书等学风不正之现象在高校较为普遍,甚至盗用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经济方面:借贷信用意识缺乏
在高校,部分大学生拖欠学费和不按时偿还助学贷款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有些确实是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按时将学费缴清而欠费;但是有些学生家境较好却谎称家庭经济困难,将学费拖欠或者挪作他用;有的甚至用学费购买手机、名牌服饰等高档消费品。
大学生归还贷款率低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贫困生贷款是国家教育部和银行合作助学的一项义举,贷款利息由国家承担一半,有的学生贷款时百般承诺,还款时却拖拖拉拉,甚至想方设法不还款。不仅丧失了个人的信誉,还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4.人际交往方面:诚信意识缺失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也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同学之间不能以诚相待,有些学生借别人的钱物不还,有些甚至到附近的个体户、商户赊账,毕业后也不归还。人际交往的诚信缺失导致同学关系淡漠,彼此产生隔阂,容易诱发人际关系冲突,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道德的诚信缺失也非常严重。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和作用。网络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它具有符号化和虚拟化的特征,是一种特殊也是普遍流行的交往方式。由于它的虚拟性,撒谎、盗窃、诈骗等丑恶行为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

一、网络诚信道德严重缺失,个别大学生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以上列举的大学生诚信危机现状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客观因素,比如社会历史方面,经济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限于个人的学识水平和篇幅,我们仅从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心理因素来探讨大学生诚信缺失和危机。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心理因素

1.社会环境的从众心理
大学生考试现象和无故缺课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都是一种“趋众心理”。因为有很多人在,大学生自然会趋之若骛、跟随大流。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己学习努力反而没有考出好成绩,他们就感到不公平,从而产生心态不平衡,从而也加入到之流。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表现得较为普遍,由于大学生的性格和思想都还不成熟、不稳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故易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成社会的本质存在。社会生活中种种背信弃义的现象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在现实中诚信者吃亏,不诚信者得利,因此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他们就容易放弃自己的原则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道德诚信取向上就表现出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2.诚信践行的矛盾或失衡心理
从本质上讲,大学生也希望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但当信守承诺去实践的时候,他们发现的是老实就会吃亏。这种践行诚信的悖论心理几乎在每个大学生中都存在。例如,一些信守承诺,踏踏实实的学生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通过虚假手段、走捷径的学生却能在短时间里达到自己的目标。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有的学生通过非诚信手段手段通过了考试,而一些认真刻苦的学生却与之失之交臂。在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时,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还可能没有得到资助,而有些通过关系、弄虚作假拿到一张家庭贫困证明书,却能得到助学金。
3.社会择业的竞争心理
在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面前,有些大学生为了迎合用人单位对于书和资格的需求,也为了能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过程中找到好的归宿,便涂改学习成绩证明、伪造虚假的就业材料,凭空杜撰一些社会实践经历等。调查中发现,当问及“临近毕业,工作难求,刚刚与一家单位签约,却有另外一个更让您满意的工作向您招手,有些同学会与最初的单位毁约,其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难以承受心理压力,不得不让位于一些诚信缺失现象。当然,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大学生平时努力程度不够。
4.现实社会的功利心理
少数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之后,更多的放弃了当年的理想和抱负,选择了现实的功利价值取向。诚所谓,现实中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理想和抱负就越接近于现实,从最初的“我长大了,要当一个科学家”到“我毕业了,只为找一份好工作”,诸如此类的事况毋庸细说再予列举。在他们看来,利用投机取巧等所谓的捷径更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效益”,比如有的学生通过帮助别人、充当“”来达到获得物质利益的目的;还有些优秀学生或学生骨干考试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个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他们在具体行为中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在个体利益面临诚信选择时,个体内部将会产生趋利动机,当失信行为的收益大于失信成本时,在社会制度、道德等制约因素影响微弱的情况下,失信机会主义就会产生。
5、惩罚缺失的侥幸心理
在大学生活中,失信没有代价或代价很小,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大学生投机的侥幸心理。就大学生的贷款行为而言,在贷后管理机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也就容易产生“不贷白不贷”的思想。不仅如此,部分大学生贷款时还抱着“先贷再说”、“先花再讲”、“能拖就拖”、“能不还就不还”的思想和侥幸心理。目前信用危机十分普遍,市场经济中欺诈坑骗、假冒伪劣、学术腐败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大量的社会失信现象,使一些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不诚信是获得利益的途径,甚至是一种生存的手段。这种影响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反映在大学生身上就是一种诚信缺失。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思路:心理学的解释视角

由于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故此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加以思考的问题。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之外,可以试图利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1.塑造良好的社会、校园环境,重构大学生诚信体系。
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直接和社会环境有关,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诚信制度能使每一个生活在社会当中的成员深受感染。通过对大学生种种不诚信行为的分析,我们看到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诚信功能的缺失。因此,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保障诚信社会的形成。
此外,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主要是高校校园。所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临时替代社会大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808so.com
来实现诚信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同时,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比如利用辩论、讨论、思想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思想认识。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纠正大学生的心理认知。
针对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和竞争心理,在诚信教育中,要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之类的课程,合理运用学生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诚信情境,结合大学生心理冲突、矛盾和失衡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和教育。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刺激和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和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因为很多大学生对考试的核心功用及对考试失败等存在错误的认知,从而产生了相应的不良行为,故这些认知层面的偏差需要教育工作者去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矫正,以帮助他们用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考试以及相应的结果。
3.开展诚信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针对大学生的功利心理,要采用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和感化。传统诚信教育的最大缺陷在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只重理论,而无实践。若要改进诚信教育方法,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就要做到寓利于义。比如,通过组织大学生对因失信造成损失的案例进行剖析,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作诚信报告等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4.设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针对大学生的侥幸心理,要设立诚信奖惩机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果说信用制度的缺失给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创造了机会,那么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则可使不诚信的个体免受惩罚,客观上也助长了不诚信现象的蔓延。诚信教育仅仅依靠道德教化,而缺乏惩治手段,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过程中,应设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把诚信作为考评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内容。针对学生的失信行为,采取一定的必要的惩罚措施,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诚信的习性;对于能够奉守诚信的学生,则采取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措施,以便发挥其示范和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闫海强,丁国芳.当代医学生诚信教育之我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
陈芳.从社会诚信角度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7).
[3]陈文婷.大道唯诚 无信不立——大学生考试现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
[4]李海涛.大学生诚信“危机”与诚信教育[J]. 决策与信息,2005,(9).
[5]张宏宇,门瑞).大学生诚信缺失心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6]苟朝莉,林文军.高校诚信教育当议[J].探索,2003,(4).

点赞:20286 浏览:8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