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异化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旅游业良性发展的旅游消费异化现象。基于此现象倡导旅游者理性消费;建立可持续的旅游消费观;加强社会人文基础教育, 提升旅游消费的文化品质对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消费异化社会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求,也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但我国旅游消费中出现的异化现象给旅游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审视旅游消费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显得日益重要。

一、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现象

(一)旅游消费的炫耀。

炫耀消费理论是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炫耀消费指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使消费者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
旅游是为了追求身心放松,离开居住地享受自然、人文给自身带来的愉快。而近年来,我国公民旅游呈现较强的“符号或炫耀性”消费趋势。旅游奢侈品消费更是成为一种典型的“旅游符号消费”。旅游消费活动中展现的品牌炫耀或符号性盲目追求一定程度上使旅游者丧失了真实自我需求与价值判断。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遭毁坏

旅游消费在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了吸引游客赚取利润许多开发商在旅游区以旅游开发为名,侵占绿地,砍伐珍贵树木,大办星级宾馆、酒店,甚至工厂。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消费文化品质弱化

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使之屈就于消费的感性化,成为“快餐化”消费的一部分。文化娱乐在高压力的社会中成为了人们满足感官需求和情感宣泄的必需品,但也在其中失去了对文化深沉性的审美境界追求,仅能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层面,这种文化品质的弱化导致旅游供给的异化, 其突出表现就是旅游中的“普罗克鲁斯特床”。消费者在旅游中购买大众旅游产品后,往往会按既定的线路、时间完成整个旅程。缺乏个性化的消费选择, 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消费文化品质的弱化也降低了旅游消费与供给两方面的品质。

二、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原因

(一)消费者攀比消费心理滋长

旅游在我国没有完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更不是一种精神需求,而是被当作一项高档消费。往往攀比的心理使得民众会忽视自己的实际需求而产生了对旅游的“欲求”,形成模仿、流行、竞赛等社会心理现象源于:毕业论文理工www.808so.com
。[3]即在旅游中存在从众行为,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盲目跟风,只为了能在旅游消费上的不输于人,获得心理满足的畸形心理。这种攀比心理导致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看齐,从而形成普遍消费动机,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消费成为一种炫耀、奢侈,追求心理的优越感的消费。

(二)文化的冲突

由于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的价值观念相差悬殊,即使是同一文化类型内部,也有不同的群体文化意识,因此,当不同性质的文化遭遇到一起的时候,发生冲突也便是不可避免的。[5]为了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国许多旅游地盲目扩大游客的数量,更有甚者会为了迎合旅游者的习惯或倾向而采取有损本地旅游资源形象以及地位的行为。“伪文化”景观处处可见,造成了不真实低劣的文化品位更是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环境,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诚信缺失。
三、对策

(一)倡导旅游者理性消费

社会学家科尔曼的在其理性选择理论中指出:人以理性的行动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效用最大化。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的函数,行动者的行动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6]
旅游是旅游者选择的放松自我的方式,因此旅游者在旅游前应该通过媒体多搜集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参考他人的旅游日志。在旅游中自觉抵制炫耀消费,理性的进行旅游中的消费,树立正确价值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将旅游变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旅游,提升道德素养,丰富精神世界,进而塑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精神风貌。

(二)建立可持续的旅游消费观

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对待资源要本着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在消费的同时要加大保护力度。资源的科学有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旅游资源亦是如此,旅游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可再生的,一种是不可再生的。如名胜古迹,其为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要进行保护,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既要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也要避免旅游资源过度使用,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其持久可用的状态,关键在于建立可持续的旅游消费观。

(三)提升旅游消费的文化品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现象显示出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薄弱,消除旅游消费异化状态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社会,舆论关注、重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倡导绿色旅游,文明出行。在旅游地注重消费的理性化避免消费的感性化。消费的感性化会使文化成为一个个快餐,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变成“麦当劳梦魇”,并由此产生种种悖论。[8]由于利益的趋势,旅游地长期以来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弱化了旅游的人文品质,使得消费者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现象。为此,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不仅推动了我国旅游的良性发展,更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 凡勃.有闲阶级论[M].北京:上午印书馆.1983.77
 王镜、马耀峰.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与和谐[J].2008年第5期。
[3] 许亦善.我国旅游消费亚健康分析状态[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4] 白凯.出境旅游消费异化现象[J].旅游学刊,2011年第8期。
[5]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出版社.2007
[6] 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现代转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美)乔治里兹尔:社会的麦当劳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46-104页。同时要加大保护力度。资源的科学有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旅游资源亦是如此,旅游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可再生的,一种是不可再生的。如名胜古迹,其为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要进行保护,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既要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也要避免旅游资源过度使用,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其持久可用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4894 浏览:1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