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人力资源开发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方式技巧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环渤海经济区正处于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机遇期。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二、三、一”的工业化结构特征,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日趋合理,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人力资源素质较高,决定了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开发模式。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三位一体”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体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引导各类人才合理分布。”环渤海经济区目前正处于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机遇期。因此,研究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早在20世纪40年到初C.G.Clark(1940)就提出了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的定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Kim, T. J., Yang, B. C. and Byon, J. Y. (2001) 和Kim, T. J. (源于:论文www.808so.com
2002) 提出区域产业创新与教育创新体系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Lee(2004) 提出韩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两种模式:通过区域的就业政策解决个体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终身学习与区域层次的学习。Young—sik Ahn,Gary N. McLean(2008)研究了欧洲一体化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结果发现:英格兰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就业,综合运用区域社会资源;芬兰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为了迎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基于能力的排位赛制度,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系统;德国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立足于区域的特殊需要,侧重于中小型公司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21世纪初,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区的形成,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研究区域一体化人才开发合作问题。李森(2004)认为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存在四个问题:人事人才管理法律资源不足、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人才供求机制不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李金辉、王亮、张冰(2009)分析了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的短板,提出健全完善人才合作机制、拓展人才合作领域、加大柔性引智力度、加强区域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创优人才引进环境等对策。关于区域人才合作模式,雷鸣(2005)认为区域人才的合作应是紧密型的,而不是松散型的。湖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2004),认为长三角人才合作的三种具体模式是:“活件型”党政人才合作模式(调控型),“软件型”创新人才合作模式(柔合型),“插件型”劳动技能人才合作模式(整合型)。肖鸣政、金志峰(2009)提出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模式有三种:类同型的人才开发合作、地缘性人才开发合作、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李春淼(2009)提出从目标机制、协同机制、合作契约、国家战略等方面对区域人才合作机制进行创新。
综观国内外对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针对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如何顺应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模式做到科学开发至关重要。

二、 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特点分析

1. 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
环渤海经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京津冀三个产业带。山东半岛产业带是以电子、机械、石化、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带。辽东半岛产业带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京津冀产业带是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电子为主导且偏重于重工业的产业带。环渤海经济区总体工业结构,重、化工业比重大。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经济比重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占主体地位。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除北京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以外,其余四省市均呈现“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特征,即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居第三位,见表1。
2. 环渤海经济区的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大量聚集在第一产业;随着区域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力资源聚集到第二产业;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就会大量集聚在第三产业。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天津、辽宁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较大,尤其是北京超过了70%;河北和山东的人力资源产业配置虽然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但是三次产业比例已经相差不大。环渤海经济区第三产业的比例正在上升,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正日趋合理。
3. 环渤海经济区人力资源的特点。
环渤海经济区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环渤海经济区的面积仅有52.2万平方千米,而人口密度却达到每平方千米435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环渤海经济区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众多,教育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素质较高。一方面,环渤海经济区拥有一批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一批国内知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另一方面,环渤海经济区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数也是全国之最,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规模所体现出的整体培养能力一直很强,例如2009年三省两市普通高校数量483所,在校生学生数449.8万,占全国的比例分别是20.95%、20.97%,超过“珠三角”、“长三角”两经济区的总和。此外,环渤海经济区还是全国最大的图书资料和科技信息中心,为发展科技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总之,丰富的人力资源与人才优势使得环渤海经济区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第一,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提供了优势的人力资源。

三、 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与对策建议

根据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特征和人力资源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三位一体”模式: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模式。政府提供大环境、企业形成小环境、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教育培训(如图1所示)。
1. 政府:为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转变政府管理模式,使得区域公共管理一体化。政府在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环渤海经济区空间格局已经从过去单纯的以省、市为基础的“行政区经济”转向了跨省区边界的区域经济,因此,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也需将从基于行政区划界限的“行政区行政”转向跨行政区的区域公共管理。这就要求区域各级政府创新区域行政管理体制,以治理区域整体为目标,探索有利于促进区域协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公共管理体制,建立起对五地均有影响力的组织或者五方均承认的组织,形成区域公共管理网络体系(见图2)。各省、市除了彼此之间加强合作沟通外,需要建立一个特别的环渤海湾区域合作委员会,统一协调区域产业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
(2)建立环渤海教育协作区,使得区域教育资源一体化。教育是人力资源开源于:论文大全www.808so.com
发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环渤海湾区域优势的高等教育资源,建立环渤海湾教育协作区。根据环渤海区域产业对人才的需要,规划教育资源;拓展高等教育合作领域,促进环渤海区域内部资源共享;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开展环渤海区域与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此外,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职业培训教育等多种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充分发挥环渤海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作用,走校企科研机构联合的路子。
(3)建立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合作机制。在环渤海经济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整合现有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统一开发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共享新机制,实现各地市人才供求信息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合作机制,实行区域各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和协调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涉及的问题;加强人才培训、评价、诚信认定等方面的合作,统一人才与职业准入标准,实施各地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实现各地教育、培训、考试资源共享等。
(4)建立统一的环渤海经济区人力资源政策法规体系。政策法规是实现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进一步协调环渤海经济区各地市,共同对现行的人力资源政策法规进行整合,畅通区域内人力资源培养、吸引、使用、流动、激励和保障的政策法规。深化劳动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户籍、社会保障等影响人才流动的障碍,剥离户籍制度上附加的行政功能。为环渤海经济区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人才引进和流动,提供宏观调控的法制化保证。
2. 企业:为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1)制定长远的人才开发战略,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划对人才的需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开发战略,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紧密结合。企业要加强员工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意识的培养,通过面授、专题讨论、现场参观、网络等形式不断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源持续开发。
(2)重视员工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和“干中学”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和各项配套制度,包括选拔制度、协约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等。通过授权机制、师徒制、工作轮换制、E—1earning学习系统等各种方式组织员工学习。为节省成本和互相学习,企业可以考虑与区域内同类企业联合就共性的科目统一组织培训。
(3)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和用人机制。企业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与用人标准。在招聘和选拔时,要借助测试、专家分析,确定出应聘者应具备的素养、能力、知识结构和性格特征。通过员工与岗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将最合适的员工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随着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企业还应该让员工在企业内部适时流动。
3. 高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环渤海经济区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地和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以及主导作用。
(1)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开发体系。环渤海经济区要统筹规划与协调,建立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依托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各类技能人才到基地培训。选派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到高校进修学习或到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重点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创新型专业技术骨干和高层次核心人才。选拔组织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知名大学和企业进行短期培训研修,培养一批掌握国际先进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外向型经营管理人才。
(2)搭建产学研平台培养开发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快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及流动站、产学研中心、中试基地、工程中心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的步伐;与企业联合重点做好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指导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为高校毕业生增强创业能力提供平台,为环渤海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开发搭建平台。
(3)校企联合办学并进行订单式培养。根据环渤海经济区产业发展布局需要,各类院校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优化,加大产业发展、生产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招生与培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创新培养模式,采取订单式培养、企业参股入股办学等培养模式,走校企联合的路子,为环渤海经济区建设输送高素质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森.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问题初探.学海,2004,(6):185—187.
2. 雷 鸣.关于“区域人才合作”的思考.人才资源开发,2005,(10):70.
3. 李金辉,王亮,张冰.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人才,2009,(8):16—19.
4. 肖鸣政,金志峰.当前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成果、问题与对策. 中国人才,2009,(8):12—15.
5. 李春淼.对区域人才合作及其机制创新的思考.中国人才,2009,(8):20—22.
6. 王朝华.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环渤海经济嘹望,2009,(12):48—5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基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的比较研究”(项目号:10YJA630209);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与收益分割问题研究”(项目号:2009ZRB01664)。
作者简介:张同全,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高建丽,山东工商学院讲师,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2—09—27。

点赞:18431 浏览:7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