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习兴趣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怎样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物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 都比较理想。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也不例外,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地去探索新知,也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把学习转变为一种精神动力,心甘情愿地为学习而付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式下,笔者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要集中注意力,不放弃偶然目标,不轻易放过那些你甚至觉得毫无关系的现象。长期训练,使之形成一种一丝不苟的科学习惯。反复观察,找出实验中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
模拟试验优点是花费少,简单,易于操作,容易使不能用感观了解的现象直观化。再例如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利用约3厘米长度的红、蓝、绿、黄、褐等多种颜色,相同数目(每种约20条)在众目睽睽下撒到一小块草坪上(一米见方即可。范围小更能说明问题),自己或他人马上去拣回,结果不同颜色的拣回的数量不同,在同样的草坪上结果会相同。重复多次,就可以让学生认识保护色的作用。再加以说明,难以拣回的就难被敌害发现,活下来才有机会繁衍后代,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就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了下来。这个过程就是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此实验活动就可模拟生物保护色的形成。

二、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启发性学生思维

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有很多很多。最显著的有:1、干细胞研究,尤其是其中的iPS和胚胎干细胞研究;2、测序的最新成果,能够将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缩短到几天,几万美金就能完成。3、艾滋病毒疫苗研究最近也有所突破。4、纳米生物学(尤其是研究单分子的生命科学)进展迅等等
如果人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比如在农业中转基因作物,植物抗病研究,在医学上的诊断包括肿瘤诊断,遗传病诊断。在食品上的微生物测定。然后到法医学上的鉴定DNA等等都用到。
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
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的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的“啊!”了出来。又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木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木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粘有一些红色物质,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发问:“这是怎么回事?”教师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的是纤维蛋白原,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转化为纤维蛋白。

三、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食用菌的栽培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小组应由学生自愿参加,避免使之成为竞赛的工具。阅读材料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通过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野外实习、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生态调查、课外活动等等。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总之,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要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阮梅.自制实验教具好处多[J].
韦炳元.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与自制教具学习建议[J]
[3]许梁山.中学生物教学法[M]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7870 浏览:1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