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模式不断变化,使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管理层面的需求,尤其是作为企业核心管理层面的财务管理模块。ERP 系统作为集系统、信息和控制于一体的一种应用,为以系统为载体、以信息为手段的现代控制提供了工具,ERP应用于企业,集团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冲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内部控制;ERP;财务管理模式

一、理论概述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MRP(物料需求计划)和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时代,逐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它将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生产、财务和人事等各经营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将企业经营各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块。ERP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实现财务和企业内部业务的协同、与供应链及销售链的协同。根据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供、产、销各环节,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ERP环境下财务管系统具有即时性、集成性、全面性、支持跨国业务处理等特点。
2008年5月22日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称《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控评价是由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或是授权内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的自我评价,出具评价报告,认定内控制度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
内部控制和ERP的目标是一致,都可起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
但是ERP的设计和实施都是由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人来决定,在企业中运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808so.com
用ERP对业务的处理是信息控制,缺乏人工控制这一柔性因素,ERP只有和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些因素的有效结合离不开内部控制建设。因此,ERP的实施改进应考虑同内部控制的整合,才能更好地降低风险、提高交易效率。

二、引入内部控制对ERP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一些基础的内部控制职能,ERP的实施改进应考虑同内部控制的整合,才能更好地降低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以下将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方面论述内部控制对ERP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内部环境

ERP是一种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降低成本。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是一种有效的企业治理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实现财务集享平台,但它的成功实施,需要依托在企业具有一定规模,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公司质治理结构规范,人力资源结构层次合理,企业文化适合公司自身,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风险评估

在ERP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定期生成财务报告,会形成最初的财务分析数据,提供一些财务指标的计算结果,ERP会定期测算公司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回收期等数据供管理层分析使用;ERP也会定期产生客户信用报告,预警哪些客户可能存在付款风险。ERP具有一定的风险预测和预警能力,也具有一些风险应对措施,但是ERP不具备主动分析公司面临的风险,不具备风险评估的功能,只是提供相关数据辅助相关部门去分析这些数据,并判断潜在的风险并不是完全智能化。ERP无法结合内外部环境对风险预警的指标进行合理分析,其在风险分析、评估和应对方面需要内部控制进行弥补。

(三)控制活动

ERP自身带有授权控制模块,没有系统管理员的授权,操作员不能进入其他模块;即使在授权的模块,也会受到授权限额的限制。但是,ERP的授权控制想要达到控制的目的,需要企业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完善了职责分工、授权审批的基础上才能达成。ERP控制模块发挥作用的同时引入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改善ERP柔性差的缺点。

(四)信息沟通

ERP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模块,只要将与经营相关但零散的信息输入ERP,系统就会自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反馈给管理层。ERP只能对客观的资料进行处理,不能鉴别客观资料的真伪,这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来弥补,控制非正常业务的发生与监督。

(五)内部监督

ERP为内部监督的执行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如为内、外部审计人员提供便携的凭证检索、分录查询等,然而ERP并不能承担审计工作,这些监督检查工作必须由内审人员或外部审计师完成。因此,ERP在监督检查控制方面的效率依赖于公司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三、基于内部控制视角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内容

在内部控制环境下,发挥ERP集成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嵌合到ERP系统中,对集团公司选用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影响。ERP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后盾支撑,有企业人员严格内控,加之技术条件,达到对交易事项记录、分析、报告的切实反映,保证企业的财务运行安全、有效。
资金管理采取全面集成核算系统、业务系统、结算系统与银行系统的管理模式,实现银企互联。影响资金全面集成管理模式成功与否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制度推行力度、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素质、资金集中程度、软件平台管理以及银行关系管理。
ERP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条件。ERP将全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控制。而以财务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是ERP实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思想的重要手段。推行全面预算,就是要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分层划分,形成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和预算分析与考核等子系统。预算编制子系统是对业务、资本、筹资、投资等方面的预算,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控制可以控制企业运行中的资源分配按照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该子系统的功能是在ERP的各业务子系统范围内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对预先设定的预算项目进行控制,并提供相应的预算控制报告。预算分析与考核子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考核预算编制的情况,同时有助于划清预算执行不力的责任问题,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对下期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为实现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更有效的为企业服务,集团公司应建立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预警系统,实时动态把握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预先了解公司财务危机的征兆。风险识别评估是企业ERP集成系统安全有效实施的保证前提。风险控制系统是指明确公司财务人员个人权责关系,将财务风险控制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相渗透,将财务人员间及财务人员与其它部门或公司的人员之间的工作行为严格规范,按照相应的制定的流程加以执行。风险预警系统是建立根据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及环境建立风险预警预测方程,针对预测结果分析有关财务数据是否超出标准值同时生成预警报告。
参考文献:
李万福,林斌,舒伟,李志才.基于内部控制视角ERP系统实施的改进研究——以盛威尔公司为例[J].审计研究,2011(1):84-89.
王世鹏,李培寅.实施ERP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探讨[J].财会通讯2010(2):98-99.
[3]李琳,李娜.我国中小企业ERP实施策略探讨[J].中国商贸,2011(3):72-73.
[4]张瑞君,孙玥璠,石保俊.中国企业ERP投资关键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3):55-62.
[5]/Ic_view.asp?id=727&classid=200&pclassid=190.

点赞:4327 浏览:1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