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浅谈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长期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利用风险管理为金融机构创造价值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显现出其必要性。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我国操作风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战略、建立独立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及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有效性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和化解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由操作风险导致银行倒闭的深刻案例之一是巴林银行由于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这个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其内部审计的松散与监管不力,直接走向了倒闭的命运。1995年2月英国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0天后,又以1英镑的象征性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仅为三年 。
近些年以来,国内金融业发生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导致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甚至倒闭破产的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众和潜在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心。我国在与国际金融业接轨的同时,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正在逐渐显现,控制操作风险迫在眉睫。

一、操作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界定

在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方面,学术界已有颇多的探讨,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界定,使得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风险定义。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操作风险定义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的界定:“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因素。主要包括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员工的业务能力、内部欺诈、失职违规、知识/技能匮乏、越权和滥用职权行为、核心雇员流失、违反用工法等。人是操作风险防范的主体,在操作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银行和内部员工之间的劳资和法律纠纷,员工因意外伤害而要求赔偿的事例也不断出现,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损失。
2、内部流程制度因素。主要包括财务会计错误、文件合同缺陷、产品设计缺陷、错误监控、支付结算错误、交易定价错误、制度的不完善、滞后性、执行不力等。一些银行财会制度不完善、管理流程不清晰。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正朝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内控制度和各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许多制度都执行不力从而流于形式;制度的滞后性使得制度的建设跟不上业务创新的需要。
3、系统因素。包括软件、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网络等。目前,银行都实现了网络化,这样系统的评估与升级、系统日常维护、系统安全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操作风险。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出现存款重复入款、取款未下账等。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将钱取走将使银行蒙受无谓的损失。 商业银行的技术部门应当与业务部门相互协调,确保系统的整体稳定运行,核心银行系统与相关系统有效兼容,保持业务和管理需求的适宜性。
4、外部事件因素。主要包括外部欺诈、洗钱、政治风险、监管规定、业务外包、自然灾害、恐怖威胁等。例如抢劫、攻击、盗窃以及地震、经济萧条、战争等不可抗因素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从短期来看,操作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在银行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由于内部和外部欺诈所产生的损失额约占到全部损失的70%,损失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其他类型;从长期来看,随着银行业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攻击等技术性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越来越多。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以来,各商业银行都在完善自身内控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做了非常不懈的努力,但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仍处在探索阶段。无论是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框架还是操作风险的度量、管理和化解手段上,都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把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范做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操作风险与之相比,不论是在制度规则和认识水平上都比较低,尚未形成全面的内控文化。我国商业银行以往是以“人治”为主,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只有当发生重大事件时,才采取强硬的处罚手段来进行管理,试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808so.com
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使许多重要的防范制度形同虚设,未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内控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总分支行制下的直线职能削弱了内控力度,各级负责人横向权利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发生提供了空间,风险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实际操作中则以负责人指令为准。第二,操作风险评价、监督和整改机制难于落实。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而主要利用稽核、审计等事后行为来控制风险。第三,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内控与审计难以满足对风险控制的要求,已经存在的问题难于发现和改善,内控体系与业务体系脱节。

(三)内控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

从我国银行业发生的很多案件来看,许多风险的产生都是与制度未被严格执行有关。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制度本身不完善,不能涵盖所有的经营活动。有些制度之间甚至互相矛盾,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二是由于商业银行传统体制的原因,负责人的权力过于集中,凌驾于制度之上,导致违规操作。三是制度的建设跟不上银行业务发展的步伐。例如一些国内的外资银行制度建设的速度相对于其国外母行发展较慢,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先开展业务,再制定和补充相关的内控制度或是在已经发生风险时,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无疑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四)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国内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大多以定性管理为主,定量分析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依靠内外部审计报告、财务报表、政策规定,由专家评估风险进行管理。我国目前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督部门大多为内部审计部门,而在某些商业银行由于其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执行风险管理的任务时会遇到过多的阻力,使得审计报告失实,另外某些商业银行其内部审计部门严重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而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效用,难以真正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责。

三、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一)操作风险控制环境

目前来看,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文化及信息系统四项要素,这四项要素对有效管理与控制操作风险至关重要。
首先,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石。最高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在控制操作风险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例如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及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承担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要确保全行范围内操作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而业务部门应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负直接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新出台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独立评估。
其次,内部控制体系和合规文化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许多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健全的内控文化,疏不间亲孤立地分析和处理每次发生的操作风险,认为是局部的、偶然的,只关注表面现象,不深入分析不同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大量信贷损失案件表明,信贷损失是由于信贷流程关健环节人员人情贷款、违规操作、内控控制制度不严等问题造成的。在各商业银行操作实践中只注重结已经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进行查处和处罚,忽视对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措施的施行,以上问题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屡见不鲜。一个战略清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与培植一种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合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商业银行应把先进的合规文化贯穿到银行的发展战略中,根植于整个银行的运行之中,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先进稳定的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显著地降低操作失误。

(二)操作风险缓释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资本金水平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合理划分自身的操作风险,根据不同的操作风险类型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各商业银行应制订与自身经营的规模和复杂性相适应的连续营业方案,强调操作风险识别、缓释、恢复以及持续计划。商业银行亦可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作为操作风险缓释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在利用保险进行操作风险缓释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购买保险虽可以作为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重要工具,但是预防和减少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根本上还是要靠商业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注重自身主要业务的操作风险控制,可将某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具有较高技能和规模的其他机构来管理,用以转移操作风险,这样有助于商业银行将重点放在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战略

在现行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下,银行的风险偏好由董事会确定。风险偏好又决定风险管理战略 , 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既要置于银行发展战略之下又要考虑股东偏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就是要坚持全面的风险管理 , 包括 :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808so.com
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全额的风险计量模式等六个方面。

(二)建立独立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它是商业银行实施操作风险管理的载体。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形势下, 商业银行应建立独立的职能部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 ,并制订相关政策、程序和步骤,以管理存在于银行重要产品、业务、程序和系统中的操作风险, 从而有效地辅助高级管理层履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责任,结合各自银行实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框架。

(三)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用制度规避操作风险。当然, 制度建设与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两者缺一不可。因此 ,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 要切实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

(四)培育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

优秀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商业银行需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全面培育健康向上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目标由“实现零风险”向“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过渡。
五、结束语
目前,国际上许多一流活跃银行已明确界定了操作风险的概念,并收集了进行操作风险管理所必需的损失数据,还在纷纷努力开发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操作风险的精确管理。然而,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操作风险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操作风险定量管理方面应通过直接借鉴新资本协议有关操作风险度量的先进做法,同时广泛学习了解国际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思想和技术。操作风险管理有效发挥的本质体现在金融机构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机构,不仅能在防范未来可能的损失(包括降低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承担风险方面能利用风险机会通过自身的风险管理手段为金融机构创造价值和形成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陈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及其应用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王松奇,金融学(第2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 陈忠阳,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有效性一一对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 2006.
[4] 武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十大长效机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5] 黄海峰 , 马弘毅论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
[6] John C Hull,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earson Education press (US) 2009-07.
[7] 钱学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8] 梁力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与提升机制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9] 王占峰,商业银行多维度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10] 付正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释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

点赞:3758 浏览:1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