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价值和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理解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这说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何谓阅读理解?笔者认为,阅读理解本质上是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过程。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并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但是,总是有许多学生本身理解能力相当不错,唯独英语阅读能力欠缺。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很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过度关注词、句和语法,忽略从整体角度理解文本的意义;还有些教师只要求学生跟着教师或多媒体口头朗读课文,之后直接由个人为学生讲授整篇文章,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扮演听众的角色。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此种教学模式中,便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阅读理解能力自然有限。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对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通过恰当的课堂教学问题。
所谓问题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把当前所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转换为相关问题,以便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在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将问题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思想;而在西方,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在建构主义理论长期影响下,中西方学者对课堂中问题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结论:设计合理的问题会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一般来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五种类型问题:
1. 细节复述型问题。细节方面的问题通常与时间、地点、人类关系和数据有关。(常芹秀,2009,15)提问方式为“What is …? When/ where/ How many/ How much…?”学生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准确答案。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最简单的一类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此类问题的特点,通过增加问题的趣味性,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2. 细节理解型问题。细节理解性问题的特点: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在设计此类问题时,教师应充当引导者,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理清文章细节具有引导性作用。如果学生理解了每一个细节性的问题,那么更有益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提问方式通常为:“What/ How/ Why …; What are the steps to do…?”对于此类问题,学生通常只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的一部分。因此,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分析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的提出,通常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当学生学习文章时,必须明确文章主旨以及哪一部分为主题句和主题段。但如果文章内容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又需要弄清楚哪部分为因哪部分为果。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设计分析型问题。提问方式通常为:“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 Why does the writer put forward so many discussions fo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atching the examples with the statements that they support or illustrate; What might be talked about before/ after the text?”而此时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时,必须注意句子间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尽管无法在文章中找到具体答案,但寻找答案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评价型问题。教师通常就文章内容的一部分提问,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可以援引课外内容,不只拘泥于文章本身。提问方式通常为:“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appropriate/ important? What kind of person would you say…was…; What is the writer' s attitude towards…”总体来说,教师设计评价型问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 对话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师生对话为问题设计做出准备。王淑香教授曾经说道:“语言非常美丽,尤其文学作品中的诗歌和散文。如果教师擅长引导,学生是可以读懂这些作品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意义的问题。源于:www.808so.com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和成长,也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师在对话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回答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完成理解文章的任务,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高一课程Unit 1 Cultural Relics(NSEFC Book2)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历史角度入手,与同学展开对话性讨论。问题可设计为“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of the cultural relic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达到增长学生历史知识、使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纲,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经历设计问题,而且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反之,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反而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其在学习过程中便会具有积极性。首先,设计问题时应确保难易程度适中。其次,教师通过正反两面设定问题。一方面,对作者观点持赞同态度;另一方面,相反。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时,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选择、优化阅读教学问题上下功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出发创设问题。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点赞:21164 浏览:9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