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疑问,但疑问如何激发?又如何解决。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疑问能力以及事半功倍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本文从学生疑问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疑问能力;如何给学生答疑等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质疑 激发 培养 答疑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发表见解,特别是与教师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激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疑问,而且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去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置疑,引发好奇与思考。问题尽量结合现实,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让学生感觉是在研究、探讨。一般程序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求知欲→(为解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产生疑问→学生讨论→课堂提问(教师质疑)→学生解答→得出结论→教师给予评价和确认。当然,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从敢问到善问,提高质疑能力和质疑水平,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提倡鼓励和精心引导的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其情,让生跟师疑

例如《硝酸》的氧化性可这样创设情境:硝酸是一种强酸,有酸的通性,由此判断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做验证实验,在浓硝酸中加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确实为红色,但只要稍稍加热,红色便马上褪去。看到实验现象时,学生会意识到硝酸不同于一般的酸,然后产生疑问:“硝酸为什么能使石蕊褪色?硝酸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这些问题可引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

二、似曾相识,巧设对比,让生对己疑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当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比时,若相同,就会被纳入原来的结构;若不同,则会产生疑问。如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苯酚中有羟基,应与醇有类似的性质,但苯酚上的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苯环对羟基的性质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苯酚为芳香族化合物,苯环应与苯有类似的性质,羟基对苯环的性质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通过比较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习动机。

三、难得糊涂,以谬引正,让生批判疑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稚化自己的思维,模仿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或演示实验,当产生不合理的结论时,极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并努力探究错误之源,深刻的认识问题。例如《氮气》的教学设计: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A主族,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氮气的性质非常活泼。学生很快意识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与常识不符。错在什么地方呢,原来偷换了概念,“氮元素”变成了“氮气”,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元素性质和单质性质两个概念的区别,而且很快产生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活泼的非金属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氮气的性质很稳定。这一疑问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氮分子的结构。
四、引导正道,明确目的,让生真会疑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设疑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具体的目标,这不仅指出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反应,因此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心理特点。对平时学习基础差或反应比较慢的学生,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容易判断的题目,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让他们能积极的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成绩好、上进心强的学生,设置一些有变化或稍难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五、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答疑

既然让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和能力,但学生并不一定就能解决疑问,因此,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之后,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问。但答疑并不是简单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或是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要帮助学生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而且要提高学生解决疑问的能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答疑解惑本是教师的天职,同时也是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果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化学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化学的知识巩固可理解,甚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答疑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种令人恼火的情况——同一学生对同类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提问。用教师的话说,就是“讲通了一个问题,略加改变条件,又不会做了,真是没办法。”因此,作为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如何给学生答疑,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能力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答疑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能迅速判断“疑在何处”,即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成功答疑的关键之

二、是引导学生迅速找到与“症结”性问题相匹配的“原型”知识。

疑乃思之端,学之源。学生发现问题而质疑,是对学习活动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参与,是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质疑既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大批学生参与,又可以让学生有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机会。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应该有责任、有信心,尽其所能的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设疑——解疑——再设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从而达到“疑”生“思”,“思”变“创”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编辑/李文亮的通性,由此判断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做验证实验,在浓硝酸中加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确实为红色,但只要稍稍加热,红色便马上褪去。看到实验现象时,学生会意识到硝酸不同于一般的酸,然后产生疑问:“硝酸为什么能使石蕊褪色?硝酸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这些问题可引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

二、似曾相识,巧设对比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6494 浏览:2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