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团结就是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铁栅栏里仰着脖子呱呱叫的五只鸭子,泥土里正在生长的几棵翠绿欲滴的大白菜,还有竹子架上挂着的一排葫芦,门口窝棚里拴着的神情威武的昆明犬……位于云南团结乡的这个农庄宁静祥和,一派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养鸡场,青瓦上长着草,鸡屎堆得足有一米高。如今,它在云南几位民间手艺人的修葺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村。土陶、斑铜、葫芦雕刻、制墨、雕塑等民间手艺人纷纷入驻。上世纪末,由昆明几个艺术家创建的“创库”在全国名震一时,掀起了一股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热潮。而今,当地人把这个养鸡场上建起来的艺术村称为“乡村创库”。
鸭子、白菜和工作室
初春的一个周末,我们驱车前往这个素有“昆明后花园”之称的团结乡一探究竟。远远看到一排红砖房子外挂着“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云南民族村团结文化创意基地”两行牌匾,我们知道目的地到了。
刚下车,就看到一只黑色的绿眼小猫趴在一尊白色雕像上俯看着我们。轻轻呼唤,它旋即溜来脚边摆出乖巧的姿态,任人抚摸。感受到一种和善的欢迎,我们的心情随之变得愉快起来。
小猫盘踞的那尊雕塑,是一个盘着发髻的农家妇女牵着小女孩上街的场景,形态朴实的作品在猫咪的嬉戏中更显野趣横生。后来才知道,雕塑即出自园区里的云南当代女雕塑家王孝红之手。
园区内,12间分成两排的独栋红砖厂房并肩站立,红墙黛瓦,在蓝天的映衬下厚实而温暖,每一块斑驳的砖石上似乎都写着向宁静村野生活回归的愿望。接待我们的是山涛缘陶艺坊的女主人王俊涛,总是笑眯眯的一副天真姿态。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徐孝国和卢阳的葫芦雕刻工作室。工作室极为简陋,几排简易的木头架子,琳琅满目地摆满了一个个圆咕隆咚、色彩缤纷的葫芦,精妙之处在于艺人把雕刻和彩绘巧妙融合起来,赋予了传统葫芦新的艺术生命,而作品题材则以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和佛教文化、人物、花卉、动物等为主。其中,徐孝国设计的一种别出心裁的“葫芦内胆酒壶”(即在挖空的葫芦内吹入玻璃)还申请了专利,下一步将在市场推广。
路过“隐梅堂”,悠长的琴声从里面传出来。听王俊涛说,主人自己也是斫琴师,常常自己手制古琴。而在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洪刚的“莲花仓库”斑铜创意工坊里,陈设着不少造型精美、斑花瑰丽的斑铜作品。天宝斋制墨和艾绿谷油画工作室比邻而立,走过工作室门前,空气中飘着墨香和油画原料夹糅产生的奇异香气。
参观园区的过程十分有趣。路过一处铁丝网围起来的栅栏,里面养着的几只白色鸭子,看到有人经过便仰着脖子呱呱呱叫个不停。而在路边,也随处可见园区主人们栽种的白菜、萝卜和葫芦。在王俊涛眼中,手艺人都应该有一颗匠人心和农夫心,接近土地,才能深谙自然之道打磨出尚好的作品。
粗茶淡饭土陶情
王俊涛的山涛缘陶艺坊是最早入驻园区的工作室之一。作坊门口,造型夸张的“怪鱼”、荷叶盘、半边土碗皆被镶嵌在水泥里做成浮雕墙;泥人作品则被“栽”在花盆里,盆里长出青色的小草,古朴有趣。玩陶,是王俊涛的心头之好。
作为一种曾经廉价的农村生活日用品,土碗几乎是粗茶淡饭的同义词——儿时我们曾捧着土碗大口吃饭,父辈们用陶缸储酒,外婆用陶罐装咸菜。土陶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瓷器逐步取代土陶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土陶也在我们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流转中老去,渐渐成为一种记忆里的生活。
“十多年前,我们在花鸟市场起家卖土陶制品的时候,大点的工艺品市场根本看不上这些东西,觉得没有价值。”然而,当日常的廉价日用品逐渐被赋予一些文化内涵,土陶制品的附加价值也就随之产生,再加上手艺人对作品的艺术加工,一件好的土陶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
在王俊涛眼里,民间土陶的尴尬在于时代变化让市场萎缩,加上很多土窑消失、人才匮乏,造成了高品质的土陶制品难以产生。“我先生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土陶的,原先有属于自己的龙窑(即土窑)和作坊。但随着时代变迁,团结就是艺术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老人老去,窑和作坊在城市改造中被拆。”王俊涛说,龙窑和作坊消失背后,其实也是土陶制品的远去。烧制土陶必须用传统的土窑,而“可以方便使用的气窑烧出来的太干净、太完美,远没有龙窑烧出来的古朴。” 于是,她在作坊里盖起龙窑,依土法烧制作品。因做陶奉行大道至简的理念,她的许多杯盏碗碟的造型自然天成,毫不做作。
除了杯盏碗碟等生活常用器具,王俊涛也会烧制一些瓦猫,或依照民间传统面貌,或进行改良创新。瓦猫是一种最具昆明特色的工艺品,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这些东西都在渐渐被人遗忘,只能待在民族博物馆里。”此外,王俊涛制作的供赏玩用的泥人也别具一格。扎着牛角辫穿着对襟棉服的胖妞、滚着铁环的男孩、背着背篓的山民、茶馆里讲段子的老人……尽管人物造型不尽相同,却有着共同夸张的笑呵呵的表情,几十个泥人站在一起,俨然一幅生动的市井百态图。
“艺术村”存活样本之探
玩陶赏陶过后,午饭时分便在王俊涛的工作室里吃简单的农家菜。
饭后闲谈间,王俊涛讲起园区的由来。2012年初,她和几个民间手艺人一起到团结乡采风,看到了这片杂草丛生、荒芜已久的养鸡场。突然,有人眼前一亮:何不把它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呢!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很快,云南民族村捐赠了30万元修建围墙和大门牌坊,手艺人们又自筹资金对养鸡场进行了清理改造。经手艺人之手改造后的园子,立马大变身,充满文艺气息。
作为基地“大管家”的王俊涛,也身兼园区的财务工作。说起园区的财务收支情况,王俊涛介绍,目前“大团结”雇佣了两个“园丁”,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主要负责打理卫生、浇花种菜和喂养家畜。另外还有两位厨师,负责在厨房里做饭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吃,用餐收费标准大概在人均30元,吃的都是简单、美味的农家菜,不少菜就是园区里自己种的。“其余的开支,就是每个入驻单位凑几千块钱汇总到王俊涛这里,园区内铺水泥路、修葺屋顶、修建厕所、水电费用,统一从这里支出。”
“基地起名为‘大团结’,意思就是民间手艺人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抱团作业。”葫芦雕刻手艺人卢阳说,“民间艺人如今的存活状况就是小、散、弱。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带着作品跟着一年几次的博览会‘跑场子’,社会效益是有了,但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多。”
每逢周末,“大团结”就热闹起来。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这里学做陶艺、学葫芦雕刻,参观园区举办的各种展览,并买下称心的手艺作品,吃饭游玩后再返回昆明……“大团结”便以这样的方式运作了一年多。说起园区的未来,王俊涛坚信,“大团结”独辟蹊径地把“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融绿色产业、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为一炉的旅游项目,无疑是有前景的。
而这样“自给自足”的园区发展模式,也为时下热门的“艺术村”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点赞:27404 浏览:12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