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学习障碍理由心理咨询案例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求助者周某是一位大三学生,因专业课补考引起学习焦虑,之后出现失眠、头痛、乏力等症状,综合各方面分析和鉴别诊断,诊断为压力过大引起的学习障碍。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肌肉放松训练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心态平和,咨询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学习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肌肉放松训练
1672-8882(2014)10-027-01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人口学资料:周某,男,23岁,皖北某高校数学专业大三学生,身高168CM,躯体协调,体格健壮,无疾病史,但父亲曾有较为严重的神经衰弱。
个人成长史:周某,家中长子,家庭条件一般。因是长子,所以有强烈的责任感,希望自己能帮父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进行了双学位的学习,志向远大,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爱较真。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数学专业本来课业已经很重,可是强烈的上进心驱使他又选了管理专业的双学位学习,每天给自己安排很满,不幸的是,大二下学期有两门专业课补考,感觉很沮丧,很失望,因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并伴随着严重的负疚感,最终形成了学习障碍。
个人陈述:大学一入学,我就定好了目标,拿双学位,找好工作,帮父母分担。大二以后,随着课业的加重,我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但我还是咬牙坚持。可是那么努力,大二下学期我还有两门专业课补考,感觉很沮丧,压抑,但我不服输,更不想让同学们看出来,因而更加焦虑,后来一点都不想学习,也不会学习了。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其他人的反映

首次来访时周某是被同宿舍人带来的,他状态不佳,有严重的排斥情绪。谈话时,眉毛高挑,有严重的质疑倾向,情绪较为激动。但话语过后即有严重的疲惫,但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同班同学反映该生学习努力,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目标定的太多,给自己太多压力。

四、评估与诊断

评估:精神状态是痛苦、焦虑,学习障碍,人格相对稳定,情绪波动较大。身体状态表现为失眠,疲惫,经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验结果显示为:抑郁、人际关系、焦虑这几个因子分高于常模,有轻度妄想症。
诊断:首先,求助者去医院检查后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理由;其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可以排除精神性疾病;该求助者内心冲突属于现实冲突,排除神经症性心理理由。其次,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该求助者的反应不太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理由。
通过上述评估与诊断,初步诊断周某的理由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一般心理理由,适合咨询。

五、理由分析

首先,该求助者的理由中无明显生物学理由。其次,社会理由中,是家中长子,责任感强,自己也争强好胜,形成了追求完美的人格特征。加上负性事件的影响(两门专业课补考)。最后,心理层面上,好胜心强,追求完美,认为专业课补考,大学已经失败了。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理由的策略与技巧,不会宣泄与沟通,加重了面对理由时的焦虑倾向。

六、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周某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主要是改善来访者的焦虑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克服太过完美的不良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行为模式,并将新的认知行为模式应用于学习中。最终目标主要是协助求助者完善自己的个性,坦然面对失败,最终养成求助者健康的心理。
本案例采用的主要咨询策略是认知-行为疗法,肌肉放松训练法。求助者目前的心理和行为异常显示还只是一般心理理由。认知-行为疗法对此类理由是最有针对性和有效的。为此整个过程应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放松训练原理,环节求助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新的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内化为求助者的自然行为。
双方履行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同国家规定的心理咨询双方履行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

七、咨询过程

(一)心理评估诊断与咨访关系建立阶段(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过程:首先,礼貌地接待周某,肯定其求助愿望,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其次,尽量营造安全、信任的心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探寻其心理矛盾的理由,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二)心理咨询阶段

首次咨询主要是确定主要理由,识别并纠正不合理认知,建立起正确适宜认知模式。
过程:首先,帮助周某分析和理清思绪,和他一起探索他的思维模式与学习方式。其次,向其讲述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再次,帮助他识别他的不良认知,如“补考了大学就失败了,就对不起父母”;帮助来访者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不顺,要安然面对,并找到解决理由的策略。(布置作业:让聂某学习制作RET自助表,并用“产婆术”辩论法与自己的不良认知辩论;每天做几次放松训练。)
再次咨询主要是进一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深化放松训练。
过程:首先,反馈咨询作业,与聂某一起讨论分析,并鼓励其继续作业;询问其最近的睡眠状况以及放松训练的使用情况;其次,让他继续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八、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自我评价认为心理压力比以前小多了,睡眠质量也好多了,学习不再强求,顺其自然”。同学认为他变的松弛了,心态很平和,不那么追求完美了。
咨询师看来,求助者已基本纠正并形成了正确的认知模式,在情绪、认知等方面均有进步,躯体症状(睡眠不好)也消失,且能坦然的面对挫折,正确的评价自己,调节自我情绪的本领也有长进。
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为:抑郁1.8,人际关系1.92,焦虑1.74,这几个因子分属于正常范围。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焦虑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纠正了不合理信念的认知模式,心理上比以前更坦然、从容,对未来的规划也更合理。
作者简介:
王琦(1981-),女,安徽萧县人,硕士研究生,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郭芙蓉(1981-),女,辽宁锦州人,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教师。

点赞:33682 浏览:15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