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校开设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高校开设网络与社会责任的课程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关于该课程开设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开设;大学生
1671-0568(2015)02-0042-02
作者简介:朱理鸿,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开发和建设”(编号:ZJB2013020)的阶段性成果。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沟通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的淡化和网民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网络极端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网民多为自学成才,针对充当网力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有必要开设一门系统指导网民正确上网、遵守网络道德和网络责任的课程,从而引导网络参与者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网络、树立和强化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以此来净化网络空间、尽可能地消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高校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从高校学生网络行为实际来看,有必要开设此课程。对学生来说,上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高校大学生,“2012年日均上网时间为3.42小时,2013年日均上网时间为3.34小时”。他们上网以通讯聊天、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主,甚至涉猎负面新闻和内容,沉溺之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厌学,甚至被学校劝退。这说明很多学生不能让互联网在其生活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2.从我国网民成长历程来看,有必要开设此课程。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试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大多局限在科研领域和特殊领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加。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商用互联网服务的开展和百姓上网工程的启用,我国互联网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对互联网工具使用的技能。但是掌握了技术,并不必定意味着网民就能对互联网进行积极利用,需要进行理性引导。
3.从网络教育开展情况来看,有必要开设此课程。作为互联网诞生地的美国,注重开设专门的课程和讲座来进行网络教育。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大学相继开设了计算机学课程。网络信息教育课程也和其他课程一样正式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初,韩国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网络礼仪”课程教育,旨在教育学生们避开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提高保护知识产权和的意识。可见,更注重从小起培养孩子文明上网的观念,同时也注重在全国范围内对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展开网络道德和网络规范教育。
在国内首先把网络或网络道德引入课堂的,是2001年南昌大学开发的《思想道德修养》全程教学辅助课件,其中单列了一个章节来讲述网络道德的内容,首开网络道德或网络与社会责任教育的先河。其后,也曾有高校开设了网络与社会责任教育课程并编写了相应教材,但大都是作为大学本科信息安全专业或学专业课程来开设的,并没有开设针对全体高校学生的普修或选修课程。

二、高校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1.高校大学生有需求。作为高校大学生来说,网络并不陌生,但对于网络社会的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不甚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网络与社会责任方面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网络生活。据调查,78.4%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如何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课程。这说明,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的开设是符合大学生需求的。
2.教育行政部门有要求。2014年的4月,教育部召开教育系统“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座谈会。会议明确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互联网专业课等主渠道作用,将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纳入课程教学。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对高校大学生来说,通过开设网络与社会责任的课程更具有直接效果。通过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能更好地让高校大学生掌握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实现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
3.实践证明,开设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是可行的。六年来,我们在学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网络与社会责任的选修课程,每次授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网络、社会责任的各方面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讲授和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责任观,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网络行为、有效避开网络失范行为等,很受学生欢迎。

三、高校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开设的基本设想

1.课程开设的基本原则。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德育,构建中国特色青年网络德育课程;其次,坚持本土化,结合中国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历史,反映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实际,不照搬国外模板;再次,坚持通识化,避开纯理论化。要根据高校大学生实际,力争大众化、通识化,既可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还要面向广大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作为有益的选修课。
2.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高校大学生充分认识互联网,包括网络技术史和互联网中国发展史等;理解互联网的价值负荷、责任道德作用和价值作用;培养在互联网空间的责任观和道德价值观,正确掌握登录上网、网络参与和网络表达等技能,有效避开网络失范行为,做到能自觉地践行网络与社会责任,培养成为高素质网民。
3.教材上开发适用性强的通识化教材。目前,国内虽然有了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教材,但大多是从学专业或计算机专业方面编撰的,或者是从宏观层面提出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具体的、微观操作层面的教材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因此,开设网络与社会责任课程还需要从操作层面上,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开发有针对性的教材。在课程开设之初,可以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试用成功之后进行推广。
4.课程教学策略上,应注重案例分析和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摒弃理论式的灌输和放羊式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实际,通过案例的剖析和网络生活的体验,注重网络与社会责任的道德践履和道德自觉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自觉性,提高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抵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甚至象美国杜克大学的《学和因特网络》一样,采取讨论会形式,在网络上进行教学授课,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军强,周兴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3.
[2]陈卓武,许莲华.在高校设置网络课程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陆伟华.中美学校的网络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9,(9).
[4]朱理鸿.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9).
(编辑:陈见波)

点赞:21135 浏览:9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