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网络社会背景下主体性发展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 网络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出现的智能荒芜、情感焦虑、人格障碍、价值迷失、行为失范等现象,凸显了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困境。唤醒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的主体意识,教会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学会理性认知、科学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辅之以必要的他律机制、强化校园网阵地建设,提升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以及加强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整合等都成为推动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发展至关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A
原标题: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日
目前,网络社会青少年主体性理由依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网络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主体性如何发展,是大学生主体性理由研究不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理由。重塑大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解决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困境的一把钥匙,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提升大学生主体素质与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性

1、完善大学生网络认知。网络认知是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对自己、对网络、对社会与网络有关的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网络和运用网络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全面的网络认知是网络社会大学生保持理性自觉,发挥自身自主性、能动性的必要条件。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认识网络自我。网络自我是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觉察和体悟。网络自我是数字化、符号化的存在,但他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责任的实体、道德和义务的实体,在享受网络文化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一个网络公民应尽的义务;其次是认识网络社会的本质。信息网络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为目的和价值导向的。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增强驾驭、支配网络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网络的主体,而非为网络所困,沦为网络的奴隶或者工具;最后要把握好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要认识到现实社会的基础性地位。完美的人生、丰富的人性只有立足于现实社会,在真人、真物、真实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非将网络生活取代现实生活,将虚拟角色代替现实角色。为此,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分配好上网、学习、生活的时间,要避开长时间漫无目的的上网;要把握好网络游戏的参与度。
2、培养大学生网络实践中的自主意识。首先是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通过网络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社会实践中自己始终是网络行为的主体,是网络的主人,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人。只有自己把握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文明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上网、文明用网、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对自身、对人类社会的最大价值;其次是强化大学生规制意识的养成教育。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特征的误导容易引致大学生规制意识淡漠,自控能力下滑。为此,有必要强化大学生网络社会实践中的规制意识养成教育。只有懂得了规范、规则对于网络社会的有序运转,保障他人与自身发展权利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才能自觉认同并遵守网络社会的规则、规范;最后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大学生获得自主性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涉及网络交友安全、网络购物安全、警惕网络陷阱、防范各种网络犯罪等方面的内容。
3、推动大学生网络实践中自我反省。当前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存在的理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丧失了对自身行为活动作用的反思。因此,引导和推动大学生网络实践中自我反省对于大学生主体性建设有重要作用。在网络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只有通过反躬自省,经过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纠错等环节,不断分析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才能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存活状态,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自我调控,更加有效地参与到网络实践活动中去。引导和推动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反省,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评价机制。高校根据大学生活的内容、任务以及大学阶段的特点,制定大学生网络实践的中长期目标、规划、网络行为规则,编制网络自我评价手册、网络行为指导手册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大学生通过网络自我教育,还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客观的自我评价。客观的自我评价促使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除了制度化的自我评价机制外,还要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激励机制。激励目标成为激励当代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作为高校,有必要对这些动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整合,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自我评价、自我推动,从而推动大学生对自我网络行为进行有效调控。

(二)提升大学生选择性

1、培养大学生选择意识。首先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复杂性。网络社会信息海量、各种信息充斥其中,这在客观上要求大学生要养成自主的选择意识;其次是要认识到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是对信息有目的、有意识的应用、加工与归类。网络社会超信息量的获取并不意味着财富与智慧的增长,相反,不经过有意识地加工、整合、创新的信息会导致人信息超载与信息焦虑,给人带来信息压力。为此,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要树立信息价值意识,自觉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创新,才能将信息转化成知识,才能形成思想、观念;最后是培养大学生媒介批判意识。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存在着“虚拟电子时空”,这在客观上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媒介批判意识,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反思,做出理性有效的选择。
2、提高大学生选择能力。大学生选择能力的提升,有待于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过程中的一系列思想、意识、技能、知识等。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首先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其次是在课程设置和教育科研投入上要统筹安排,加大力度。此外,还要积极借鉴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在理论、标准、政策、教育等方面相对成熟和完善,并且已经进入制度化运作轨道。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弥补我们国家信息素养教育相对滞后的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面对信息化社会发展所带来挑战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三)发展大学生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强大学生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信息软件应用、开发、设计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开发与创新;开设大学生网络创新论坛,为大学生创造力发展提供平台。大学生通过创新论坛,发表个人见解、评价、文章等;高校专家、学者可以粘贴相关学术专题、学术前沿最新动态的链接。通过创新论坛,实现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专家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动。在信息互动过程中大学生创新灵感得到启发、创新愿望得到支持,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发展;高校应定期组织大学生网络创新大赛、网页设计、视频制作等竞赛,在实际参与中推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网络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1、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德育。利用网络传播媒介声情并茂的特点以及网络便捷性、互动性等特征,积极开发网络德育信息资源,不断创新网络德育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德育工作。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观,陶冶大学生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与品质;加强校园网建设;精心设计网页,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爱好,设置大学生喜爱的栏目;利用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创造性地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网络虚拟组织具有自发性,通过积极介入其运作、管理,并加以引导,可以避开面对面说教方式可能引起的大学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网络心理调适等。
2、培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网络社会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提出的要求,是网络社会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高校要更新德育观念。灌输式传统德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与道德能力的发展,难以适应网络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发展要求。为此,要摒弃传统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还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大学生充分的道德权利与选择自由,发挥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其次,立足于本土文化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注重发掘和提升传统文化在涵养人性、塑造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
3、引导大学生网络实践中道德自律。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作为网络行为主体,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必须审慎的考虑其行为活动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在利用网络提升自己行为活动能力的同时,自觉地将其制约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以内,履行一个网络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规范、规则的认同度。政府、学校、互联网行业协会、网络社区等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力度,让网络规范入耳、入脑、入心。大学生要牢记自律性公约,唤醒自律意识,提升自律能力。

二、完善他律机制,推动大学生网络行为自觉

(一)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对于界定各网络主体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确立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防范网络行为失范现象,推进网络文明工程建设作用重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为网络社会主体提供了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管理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增添了计算机系统犯罪的内容、1997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但是,在这些文件中,真正打击网络犯罪的法律条文较少。因此,我国亟须借鉴国外一些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的网络立法,为创建“绿络”保驾护航。此外,高校要增强网络管理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大学生文明上网、有序上网。
(二)加强网络空间技术制约。技术制约虽然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但只要改善技术,发挥网络技术自身的制约力,采取适当的技术防范措施,就可以净化网络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防范网络主体的各种行为失范现象。如在网络内容的监管和制约方面,网络管理部门、高校信息监控机构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过滤、屏蔽黄、毒、赌、暴力等有害、错误、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主体性发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虚假甚至反动信息,打造绿络平台,为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创造条件;在网络主体行为监督和制约方面,要不断创新技术制约新手段、探索技术制约新策略。如通过技术手段与其他社会制约手段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如“后台实名制”、“网络制”、“网民制”等。实践证明,通过发挥必要的、有限度的技术制约作用可以起到有效防范网络主体的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全民参与的监督机制。网络社会无边界、跨时空的场域特征,决定了网络社会的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因此,从政府层面上讲,政府要做的是整合政府的管理机构与管理资源,将、文化、工商等互联网管理机构合理组织起来,“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此外,政府应当积极引导民间组织或机构、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网络治理中去,并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形成立体网络防护体系。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在充分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上,构建立体网络监督机制。

三、强化校园网络阵地建设,提升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的主动性

21世纪互联网络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也将成为个体成员获取知识,便捷生活、成就未来的重要载体或者工具系统。提升网络社会大学生的主体性状况,就要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一)加强校园网络设施建设。目前,很多高校校园网络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大多数高校不仅有机房、多功能电子阅览室,而且网络也接入大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室,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存在着诸如“网络速度太慢”、“与校园图书馆链接困难”、“免费共享资源少”、“没有较好的翻译软件”等理由,还难以达到师生人人有机、个个可以随时入网的真正的校园信息化程度。因此,从网络硬件设施上来讲,要加快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络实施,打造全方位的网络服务系统。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理由,高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便宜的网络接入服务,以此为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活动创造便利。从软件设施上来讲,要不断开发出具有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趣味性、易操作性软件,不断丰富网上内容,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网络实践当中。(二)创新校园网管理模式。目前,高校校园网存在着信息更新慢,内容不够新颖,时代性不强、学生点击率低等弊端,有必要创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主体性发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新校园网站的管理模式,从而发挥校园网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战斗堡垒作用。校园网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一是在建网、管网过程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走“学生参与式的校园网管理模式。如,校园网页面的设置可以交给大学生来策划、设计;板块主题可以通过大学生在线交流、在线等形式确定下来;校园网某些板块可以交给大学生来管理等等,通过大学生实际参与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网络素养,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培育大学生虚拟组织。虚拟组织具有自发性,但透过积极介入其中并加以引导,则可以充分发挥虚拟组织集体自我教育力量,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当前在大学生中间活跃着各式虚拟组织,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技协会、大学生共青团组织、BBS论坛社区组织等,推动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仍以娱乐、休闲为主,利用网络学习、发展自身能力与特长的相对欠缺。这除了与大学生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有关以外,与网络专业性学习资源少、学习资源太分散也有关联。就当前而言,网络学习资源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难以满足大学生专业化成长及信息素养提升的需求。为此,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适应高校学科建设以及当前大学生专业化成长和信息素养提升的需求,建立学科性强的专业化学习网站,通过不断丰富和推广各类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如专业课相关教学视频、网络应用技术视频讲座等,为大学生专业化成长及信息素质的提升提供平台。

四、加强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的整合

(一)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良性互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双重世界当中。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的有益补充,而现实社会实践是虚拟实践的基础。大学生在双重世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同一个体长时间处于这种分裂状态,就会导致人格分裂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从而弱化了他的存活和分析判断能力,导致人格的社会化障碍。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创造条件推动大学生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有效整合,实现大学生网上生活与网下生活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虚拟实践是现实社会实践的有益补充,必须占领数字化信息高地;另一方面也要使他们明确现实社会实践具有本源作用,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有待于大学生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举行各种有益他人、奉献社会的活动,举行各种展示自己才华、为他人服务的活动等。因此,社会、学校有必要通过丰富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提供、开放更多健康、正当的课外休闲、娱乐、学习、社会实践场所等,引导大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从而达到制约大学生网络行为,弱化、降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
(二)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整合,还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现实的存活状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所面对的各种难题。从某种作用上来讲,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迷失、缺失等主体性畸形现象,与他们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世界得不到有效满足和释放有关。当前大学生主体面对着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诸多理由,这些理由直接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压力感和认知上的困惑,当压力与困惑得不到有效释放和妥善解决时,大学生往往把网络当成宣泄桶,一切活动任我行,不计后果。这种看似很自主的行为却是在不由自主的丧失自我,丧失自我的主体性。因此,着眼长远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班级协作关系以及构建融洽的家庭关系,并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大学生走出成长中的困惑期,对于推动网络社会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发展有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45.
[2].主体性的缺位与建构:剖析和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曹晓媛.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点赞:23702 浏览:10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