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略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引进有效(生活)资源可以使课堂更生动,开放教材资源可以使课堂更精彩,把握有效(生成)资源可以使课堂焕发生命光彩。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的质量。所以,新课程下的每个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本人通过多年的品德课程教学实践发现,只要用心关注,身边一个不平凡的人物,社会上一段不一般的故事,课堂上一个不起眼的错误……皆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一、引进有效(生活)资源,课堂才是生动的

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生活中体验、参与和实践。
如,本人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有师生互动片段。
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来自外地?它们又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这时学生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们说完了吃的说穿的,说完了穿的说用的,把他们平时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信息全般到了课堂上来。之后教师又让他们聊一聊现代交通工具给家乡经济带来了哪些变化?谈一谈家乡的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说有好几条高速公路经过咱们衢州,现代便捷的交通工具将各地的客人带到衢州来旅游,将衢州人民生产的特产(桔子、胡柚……)运往全国各地,便利的交通,使得衢州更有名了,衢州人民也更富裕了。
教师让学生课前先进行调查,积累感性认识,然后聊聊由于交通变化带来的家乡经济发展,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交通工具的作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儿童生活经验成为了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捕捉激活课程资源,课堂才是精彩的

开放的课堂才是最具生命活力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才会有更多的生成。课堂的开放从教材开始。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科书已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教科书更重要的功能是诱发教师和学生进行深思和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作用、有兴趣的题材,包括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尤其是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感、所欲所求,在儿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生成主题,又反过来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现实生活,由此推动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教学还应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与亲近感。
本人在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由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现在生活的不同,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找不同年代的全家福。上课时教师从学生所带的照片中选了四张20世纪不同年代的全家福制作成幻灯片,再创了教材。课堂上当老师问:“从这四张全家福中你发现了什么”时,学生发现了很多:
生1:我看出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人数在减少,六十年代家里有5个以上孩子,而现在都是三口之家。
生2:我从他们的穿着看出了变化,以前人们服装色彩单一,款式呆板,可现在的衣服就不一样了。不仅色彩鲜艳,而且款式多样。这可以看出社会在进步。
生3:我从他们照相的场所发现了变化,以前人们照样要去照相馆,而且难得照一张全家福,现在可不一样了,人们随时随地想拍就拍,方便得很。可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经济发展了。
生4:是的,我还从他们身处的背景中发现了变化,前两张人们都站在照相馆的布前照像,后面两张人们身后是家里讲究的摆设和林立的高楼,现在生活水平不一样了。
生5:我从照相技术上发现了变化,以前是黑白照。现在是高清晰度的彩照(技术)进步了。
生6:我从照片上人们的表情感受到了变化,因为以前的人很少照相,所以很紧张一脸严肃,一本正经,现在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也说明社会进步了。
简简单单的四张全家福,在老师精心预设下为学生创设了无限的发现空间。
《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内容的构建采用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有机融合各领域的内容,进行重新构建的课程。教材中所列举的范例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但并非是唯一。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再创造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新理念倡导教师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我们教师要很好地研究如何使用教科书,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用新课标作依据,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超越文本,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再改革,联系生活实际,捕捉生活动态,激活教材,取舍补充贴近儿童现实生活,对学生真正有指导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原本的书本鲜活起来。

三、把握有效(生成)资源,课堂才是智慧的

大量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实践证明,许多课程资源就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的。这种课程资源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也正是因为这类课程资源产生于具体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正因为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它才显得宝贵而有作用。
精彩的生成来自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所构筑的自由对话平台,它是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学习、领悟和发生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因此他们在这自由的平台上敢想、敢说、敢问,有了推动思维发展的策动力,引发情感体验的原动力,激起自主出新的推动力。
一位老师在教学《我心中的那颗“星”》时,问学生:“你们长大想干什么?”一个女孩回答:“赚很多很多的钱。”此时,会场一阵哄笑。而老师马上亲切地问孩子:“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女孩坦然地答道:“一部分给我养家糊口,另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让更多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开心地上学!”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摸着女孩的头,深情地说道:“看!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在为你的爱心鼓掌,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而自豪,让我们的掌声祝福你,共同期待你的愿望早日实现!”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送给那位孩子的,更是送给具有教育睿智的上课教师的!
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精彩的发言,课堂上的精彩更在于老师的智慧引领。一个不起眼的错误,一被老师发现,能成为课堂上美丽的风景;一个小小的理由,一经老师点拨,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异样的声音,一经老师引领,能如山泉叮咚、清新悦目。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我们用心关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面对不断变化的课程资源更新,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唯有如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点赞:7155 浏览:2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