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X”采编联动,有效引导社会热点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社会语境的开放性、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传播范围的国际性和舆论环境的复杂性等挑战相伴而至。“今日头条”与传统媒体之争,呈现出在当前的传媒格局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现实。在这种状况下,传统媒体如何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力,抢占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2013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创造性地提出“1+X”采编策划联动机制:以南方日报为“1”,利用省委机关报这一“战略高地”,做到强势主导、权威引领;以集团各系列报、刊、网为“X”,发挥集团各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多侧面、多风格的呈现,最大限度地贴近各细分领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加强对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
以“城治”系列报道为例,从2013年9月9日开始,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都市报围绕话题,多角度介入、多风格展示、多平台传播,形成了做好热点理由引导的多声部大合唱。
跳出看,打通“两个舆论场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常陷入执法的尴尬。从延安暴力踩踏商户头部,到湖南临武瓜农在与当地的肢体冲突中死亡,再到武汉白天执法夜间摆摊事件……接连发“1+X”采编联动,有效引导社会热点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生的负面新闻持续引爆舆情,舆情在微博的裂变式传播下被无限放大,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面对这样一个容易被误读、容易被放大的社会热点,我们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凝聚共识,化解戾气?
从2013年9月9日开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动贴近这一社会热点,启用了“1+X”采编策划联动机制,以南方日报为主体,整合南方网、南方都市报、南网、南都网媒体资源,推出“城治——探索城市管理和谐之道”大型系列报道。
首先,精准设置议题,引导热点舆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报道团队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前期调研,前后三次与广州市执法局的领导干部座谈,与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头脑风暴”,还与流动商贩、执法队员等展开初步的沟通。在经过深入、翔实的调研后,明确了系列报道的主旨和方向——以探索城市管理和谐之道为出发点,真实客观反映目前状况,探寻出路,为加快城市化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引导。由此设置了五个具体的议题:为何被“妖魔化”?与小贩之间的角色关系如何?队伍如何管理?国外在完善城市管理方面有什么经验?的未来何去何从?
其次,精确选择报道时机,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准确的议题设置切入时机可以使两个舆论场达到最佳的共振效果。而找准时机,就必须吃透“两头”,也就是吃透上头的政策,吃透民间的舆情。“城治”系列报道的推出时机,几经推敲,最终敲定在引起全国关注的广州小贩告第一案二审开庭当天。正如专家所言,不管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这都将成为中国城市管理史上的典型案例。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推出系列报道,典型性更强,也更容易取得广泛的影响。
第三,精心组织大策划、大报道,着眼全局发力舆论引导。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流于碎片化。而在“1+X”采编策划联动机制下,南方日报的“城治”四大篇章、南方都市报的“小贩报告”、南方网的“城市管理”专题讨论,构成了一个三足鼎立、多点开花的大策划、大引导格局。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还分别同步刊发对方相关报道的精华版,并在南网、南都网设立专题,利用微博与读者网友互动,使话题进一步发酵,做到报网联动、报网融合。各媒体在报道中互为呼应,形成多声部合唱的格局,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南方日报系列策划以“城治”作为关键词,分为“探索城市管理和谐之道”、“城市管理一线调查蹲点记”、“城市管理样本观察”、“城市管理大家谈”四大篇章。记者不仅深入城市管理一线调查蹲点,还“走读”国内城市探寻城市管理经验,专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竹立家等专家。报道时间跨度长达3个多月,最后在2013年底举办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背景下理顺执法体制的深思:探索城市管理和谐之道”论坛,并在2014年广州市期间正式出版《城治》一书。
“城治”系列报道激发了更多人对于城市管理理由的深思。许多专家学者、知名网友、热心读者纷纷就城市管理话题发表评论和观点,为如何加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收集到相关倡议意见上千条,形成了“两个舆论场”和谐共振的局面。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撰文称,该系列报道“对于政府的管理和学者的研究都相当有价值”。
三大维度发力,提升舆论引导力
在“城治”系列报道的策划中,我们从三大维度出发,持续提升对于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力。
一是深度,强化一线调研深入挖掘。在“城治”系列报道的策划中,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大街小巷,持续近一月扎实采访调研,以广州为样本呈现当前中国城市管理的目前状况。记者连续两个星期在广州街头“练摊”,卧底体验小贩生活,向人们呈现了他们所不知道的与小贩的关系:“今年4月份以来,在广州街头体验小贩摆摊生活中,除了在广州火车站亲身遭遇一次协管员追赶小贩外,记者的几次摆摊‘有惊无险’。小贩的摆摊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要四处躲藏、八方求援,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和和平相处。而一位小贩向记者传授经验说:‘并不可怕,怕的是得罪同行。’他说,得罪了团伙型的同行,是要付出身体伤害的代价。”这种“身临其境”的采访,使整组深度报道反映理由一针见血,提出的倡议意见入木三分,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如南方日报的《与小贩,死结如何解开》一文,以大量的一线事实和翔实的数据,呈现了、小贩的人员结构、存活状况,并揭示了新形势下与小贩角色的转变:小贩已经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在广州“小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固定职业;“”的身份也遭遇越来越多的尴尬,他们执法过程中暂扣小贩物品甚至变成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二是广度,强化全国视野,“走读”国内外典型城市。从新加坡的小贩管理中心到北京和南京机构改革,从珠海、西安城市管理法庭探索到武汉改革,从深圳、佛山服务外包得失到中山探索城市管理规范化之路,南方日报“城治”调研小组千里奔波,横跨多地,意在窥视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全局。通过“走读”对比,不仅在更广的广度上、更高的高度上呈现出城市治理的前沿探索,也在“走读”和对比中使得城市管理的话题进一步发酵,激发更多的学界和民间的智慧。“1+X”采编联动,有效引导社会热点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点赞:5469 浏览: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