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职能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的探讨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最优化、人性化以及系统化的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相结合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管理的关系着手,简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管理职能的表现方式,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状况进行了剖析,最后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职能的若干途径,以期对我国社会管理实践提出倡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管理 目前状况分析 完善路径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42-02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以及价值观念多样化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变化促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随之变化。目前,我国教育体系所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存在理想缺失、道德观念淡薄等思想理由,无形之中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起重任,正如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地位。”我国高校应根据形势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引导并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配合其他的社会职能部门共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保证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职能是密不可分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社会管理职能展开。曾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奉行的教育理念和宗旨。”[1]“以人为本”不仅指教育发展要依赖与人的发展,而且还要求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以人为本所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既迎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管理职能的追求目标。其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和谐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贴社会生活实际。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管理职能的表现方式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达到维护社会良性运转的教育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以增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职能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以此带动全社会的发展。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思想价值传播和引导,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大学生的物质追求及精神追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这种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规范引导,以免出现对社会管理不利的局面发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推动工作,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得该群体在步入社会之后遵守社会规范。“人”不仅作为主体,同时还作为社会管理的客体,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责,是社会管理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因此,人的培养应和社会管理有效结合。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渐进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变当代大学生某些不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型人才,并使其自觉接受社会管理,并养成良好的自律精神,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最后,高校将大学生视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全面性。人本教育的理念提倡教育要将学生个体智力开发、意志培养以及体质增强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职能具有的契合。
良性的社会管理秩序有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时展,高校要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主动遵守社会规则,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管理功能的困境

,我国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偏重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强调规范的指引作用,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导致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脱离,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大学生群体进行因材施教,无法满足该群体的道德需求、心理需求以及人文需求。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远远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管理中的创新理念所给予的较高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并且依旧沿用陈旧的理论和课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没有较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新的理由,又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对社会理由、人生价值观等迷惘的实际理由”[2]。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前沿,逐步由传统、保守型思想向新兴、开放型思想进行转变,教学内容也应体现出时代性。单向的教学内容迫使学生只能以被动接受为主,而双向互动式的教学则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下降会导致学科发展受到局限,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第三,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大学生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价值观念难免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大学生思想波动。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不力的话,很有可能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并导致大学生缺乏对当代社会的认同感,降低了维护社会制度的自觉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途径

如今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促使大学生要面对严峻的挑战以应对时代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将其学科功能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管理提供便利。在实现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更多的职责,而责任的加重会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以适应时代变迁。笔者就该理由也提出了深思:
,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社会管理要求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应当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方式。该理念也和马克思主义主体论相契合,马克主义主体论认为:“从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以人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3]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和社会管理目标相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实际,以满足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为了更好兼顾社会管理职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社会管理的实践作为工作指向,调整陈旧的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的社会焦点理由展开教学。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要根据社会管理实践要求进行创新。在社会形势多变、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社会,陈旧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和大学生活跃的思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过往注重单向灌输忽视多向互动、注重死记硬背忽视启发理解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创新,可以促使受教育者更好地接受、整合知识,增强受教育者的主观认同,促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
[2]胡飒.角色理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2009(5):43.
[3]郭海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J].当代思潮,2004(5):28.

点赞:19077 浏览:8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