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同一直线上力合成》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教学任务分析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教学是在力、重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是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之一.对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实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形成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教学设计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体验等效替代的科学策略.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分析理由的重要基础,又是二力平衡的重要基础,它是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有其重要的实践作用.所以,学好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不仅对前面的内容有巩固和提高作用,而且对后继内容,如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等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为高中进一步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所教班级学生学习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不强,实验的总结概括能力也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动手实验、结论概括的机会,并耐心指导,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出如何求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力.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等效替代法在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中的运用.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体验等效替代法在物理上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2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在合力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感受等效替代的科学策略.
(2)经历“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的探究过程,理解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并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
难点:等效替代思想的建立,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4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木板、橡皮筋、图钉、细绳、两个弹簧测力计、白纸、刻度尺等.
教学设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细线、铁架台、长木板.
5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引入等效替代法,建立合力和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二是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引入,直接引入课题.通过“推车”和“拉橡皮筋”情景,在复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同时,说明一个力的效果和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从而提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并感受“等效替代”的思想策略.
学生在建立了合力和分力概念的基础上,探究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方案设计方面,让学生充分讨论,重点解决两个理由:一是如何达到分力作用效果与合力作用效果相同;二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保证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同一直线方向相同和方向相反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并得出实验结论.
最后,呼应引入詹天佑在青龙桥使用两个火车头作用使火车爬上高度较高的斜坡,由学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再次帮助学生巩固力的合成知识.
6教学流程图及说明
6.1教学流程图(图1)
6.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1:人字形铁路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情景2:两个人共同推动一辆小车和一个人推动一辆小车;两个力向下拉橡皮筋和一个力向下拉橡皮筋,得出结论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概念.
活动2:学生实验1
探究同一直线同方向两个力的合成.
活动3: 学生实验2
探究同一直线反方向两个力的合成.
活动4: 应用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的理由.
7教学过程
7.1新课引入
情景1:詹天佑人字形铁路,上坡时一个火车头拉后面的火车头推,为什么这样火车能获得动力呢?
情景2:PPT动画演示,两个人一起推动一辆车,一个人同样推动一辆车.
教师解释.
情景3:教师用两只手一起将一端固定的橡皮筋沿伸长方向拉到某一位置(标记该位置).再请一位同学是否可以把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
理由:力F的作用效果和力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吗?
结论:同一物体上,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等效的力可以相互替代,这种策略叫做等效替代法.F叫做F1和F2的合力.F1和F2叫做F的分力.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7.2力的合成
学生实验1:探究同一直线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
(1)猜想:合力F与分力F1和F2的关系.
(2)实验器材:细线、长木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白纸、刻度尺等.
(3)方案设计.
讨论:实验步骤.
深思:a.测量哪些数据?观察哪些现象?b.如何确保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相同?c.如何使F1和F2在同一直线上?
7.3解释实际理由
力的合成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得较多,如詹天佑的铁路设计中就是采用力的合成知识,他是利用了方向相同还是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合力比其中每个力大还是小?
7.4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部分》力的合成的练习.
8板书设计(略)

点赞:8760 浏览: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