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与实施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同样有严密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结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在数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即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倡议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景;设计生活化的练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实施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同样有严密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结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而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对难理解的数学知识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数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即教学生活化,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1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1.1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只可惜,许多人把“已经知道了什么”仅仅理解为学习者已有的学科知识,而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顾将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将数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活作用及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埋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将数学教学变成为从数学符号到数学符号的过程。这样,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和体会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并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的难题,教师就要把生活的气息融入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1.2 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实现从真实生活走进符号世界。将非数学事物数学化,根据客观现实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的转变,对数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作出教学作用的对话与沟通。这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1.2.1 数学知识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与实施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就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数学化,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获得生命作用的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1.2.2 生活世界数学化
即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深思实际理由,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理由。在实际教学中,关键是强调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理由,进而获取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2.1 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转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目前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而要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把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学会了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2 捕捉生活化现象
首先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关键的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使之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缩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静态的理由变为动态的亲身感受。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前我先创设这样一个妈妈会月饼的情境:中秋节的晚上,妈妈拿出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宝宝吃。妈妈先拿出一块。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宝宝甲一块。宝宝乙连忙说:“一块不够,我要2块。”妈妈将第二块平均分成4块,分给宝宝乙2块。宝宝丙见妈妈满足了宝宝乙,也叫着说“我要3块。”妈妈将第三块平均分成6块,分给宝宝丙3块。三个宝宝认为妈妈满足了他们。很高兴的吃了起来。接下来。我民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宝宝分得多 呢?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宝宝丙,有的说宝宝乙。有的说三个宝宝一样多。我又让同学们拿出学具(三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分组操作,观察探索后得出结论:三个宝宝一样多。这时我又问:聪明的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宝宝的要求,又分得这么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明白了。这就揭示课题,导人了新课。这个理由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有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充满魁力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2.3 创设生活化情景
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数学,而且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如中低年级学生学了重量长度等计量单位以后,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进度,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测量物体长度和高低,量课本、手帕、课桌面、黑板、教室的长宽和班级中学生的身高,在台秤上称出物体的重量。高年级学生学了圆柱体表面积计算之后,布置学生测量圆柱形铁皮水桶的底面直径和高,并计算一下大约需多少铁皮才能制成。学生学习“百分率”知识后,指导学生调查银行存贷利率、班级统考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计算体育达标率、绿化校园植树成活率、商店中减价商品折扣率等有关理由。
2.4 设计生活化的练习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理由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了合作意识、社会交流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的转变,使数学学习活动向社会拓展、向生活延伸。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理由数学化,培养解决实际理由能力,推动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点赞:21233 浏览:9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