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有效减少仔猪呼吸道疾病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在我县也开始流行一种严重影响断乳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此病可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竭为特征。症状包括断奶猪进行性消瘦、生长缓慢、被毛粗乱、精神沉郁、拥挤在一起、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过劳式呼吸)、皮肤苍白或黄疸等,有时表现为腹泻、咳嗽和仔猪先天性震颤等症状,经查证这种病被称为断乳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该病多发生于4周龄~16周龄的猪,以8周龄~12周龄最为常见,较少感染乳猪。PMW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高致死率的疾病,受感染的猪群发病率约为2%~50%,病死率达到0%~100%。存活的病猪发育明显受阻,变成僵猪。
猪群发病后,病猪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所以防治上还是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感染的病猪可采用抗生素治疗,结合良好的饲养管理,制约并发疾病。
1、加强围产期(包括怀孕、哺乳和保育期)母猪及仔猪的保健工作
1.1 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免疫接种: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在母猪分娩前按计划完成猪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为初生仔猪通过母源抗体形成天然被动免疫打下良好基础。给仔猪接种猪喘气病疫苗,可在仔猪1周龄和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降低由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发病率,结合药物和饲养管理措施,从而降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疫病造成的损失。多个大型猪场使用证明,使用辉瑞的猪气喘病灭活苗“瑞倍适”,能有效降低猪气喘病的发生率。
1.2 结合各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程序,做好伪狂犬、猪瘟、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尽量排除能导致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理由(除猪圆环病毒外)。除正在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的猪群外,一般不要使用活疫苗进行免疫。
2、转变保育饲料结构预防
将保育饲料调成含一定水分的湿料喂猪,可相对降低发病率。
3、降低饲养密度预防
倡议保育舍让每头仔猪有0.4平方米的生活空间,生长猪有O.7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头~12头,可相对降低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当饲养密度过高时,可卖掉一些仔猪,能有效地提高饲料转换率和生长速度,比仅用药物制约呼吸道病更有效。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断奶后两周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不合适的温度对猪呼吸道病影响较大。
4、改良猪舍通风条件预防
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小气候环境的制约。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氨气浓度,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制约好舍内的温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5、合理安排预防疫苗注射阉割时间预防
尽量避开在断奶前后3天内注射各种疫苗和仔猪阉割工作。
6、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预防
从分娩、保育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将保育期分为保育前期舍(3周)和保育后期舍(2周),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开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制约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制约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7、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制约病理由的传入和传播。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的消毒剂,如广东腾骏药业公司研发的“威”牌复合醛(癸甲溴铵戊二醛)。
8、提高营养水平预防
提供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经常检查或检测饲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必须废弃,避开因小失大,对于受轻度污染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防霉剂,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的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9、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预防
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10、禁止仔猪寄养预防
仔猪应尽量减少寄养,防止疫病交叉感染,如果确实需要寄养,必须在母猪分娩后24小时之内完成,并在10日龄以前完成仔猪阉割工作,尽量避开在断奶前后3天内注射各种疫苗,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11、注射猪血清预防
采集本场(在爆发该病时不发病)的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一周腹腔注射3~5ml/头,有一定效果。

点赞:32358 浏览:14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