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拓展原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的中学历史教育,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意识地补充和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但是一些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的拓展中,不注意拓展的一些原则,出现了一些理由。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拓展的原则,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拓展原则 历史 课堂教学
2095-3089(2013)07-0025-02
拓展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拓是开辟、扩充的意思,展就是张开的意思,拓展就是开拓、扩展、延伸的意思。教学上的拓展,就是运用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生活化的、开放的实际理由,使课堂所学知识得以不断的延伸和发展。拓展能扩大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丰富深化对课本文本的理解。的中学历史教育,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意识地补充和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但是一些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的拓展中,不注意拓展的一些原则,出现了拓展内容脱离了主题,拓展散乱;拓而未展,展不到位;拓展太多,喧宾夺主等理由。那么,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拓展的原则呢?笔者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目标性:拓展应有利于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每一节历史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是衡量一节历史课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先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拓展,有意识地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教学目标中。教师拓展所选用的每一则材料、每一个事例、分析说明每一个理由,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目标。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拓展有目标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理解每一节历史课的课标要求,熟悉每一课的、难点。哪些内容去拓展,哪些内容可以去拓展,应了然于心。
例如,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课中,一位老师在讲“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这一目中进行了拓展,他先是讲到叶剑英、在后期如何力挽狂澜粉碎“”, 接着又讲了提出“两个凡是”并分析了错误根源及实质、影响等等内容,讲了这内容就已经花去了十几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位老师就是拓展内容脱离了主题,拓展散乱,违背了拓展的目标性。其实这节课,我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其中的中心内容就是“改革”。 故此,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为何要改革?

二、如何进行改革?三、改革影响如何?的拓展也是紧紧围绕这三方面的目标所展开的。

二、认知性:拓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高中生的认知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他们青春活力、热情奔放、思想敏锐,貌似成熟,其实他们是处在半幼稚、半成熟过渡时期,学习历史的基本特征是具体的场景来体验。为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教师所拓展的内容不宜过于拔高,如果其拓展的超出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话,学生无法正常理解,学习压力便会加大,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如一些老师在讲经济体制改革时,设计了这样的理由:“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是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这个理由设计得不是不好,只是让学生无从下手,现在的学生90后的,他们对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都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有限,这样的理由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讲了下面的一个小故事,还补充了两则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在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理由。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到金寨县调查。在燕子河山区,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在阴暗的房间里,见锅灶旁边草堆里,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便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老人麻木地看着他,一动不动。万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老人仍麻木地看着他,不肯起身。万里很纳闷,以为老人听觉有理由。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诉老人,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了,老人这才弯着腰颤抖地缓缓地站起。这时万里惊呆了,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未穿裤子。万里又招呼旁边的两个姑娘,姑娘只是用羞涩的眼光打量他,也不肯移动半步。村里人插话说:“别叫了,她们也没有裤子穿,天太冷,她们冻得招不住,就蹲在锅边暖和些。……
材料一 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实行政社合一,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闹轰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依据材料,结合上一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农民为什么生活那么贫困?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从农村开始?
这样,我把理由设计的起点定在学生现有的一些常识上,同时,又给学生一些材料帮助学生的理解,学生接受和理解就容易得多了。这些材料比较典型、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材料又不多,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复习了上一节课的知识,还能使学生材料分析知道:我国改革之路从农村开始的理由: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压抑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适度性:拓展按照文本和教学内容情况精选材料

点赞:33797 浏览:15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