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从有效教学的内涵出发,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讨阐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有效教学内涵,建立适宜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及时实效的教学反思,完善课堂有效教学的环节策略,从而有效地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1672-1578(2013)10-0292-01
1.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所谓强化学习动机是指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这里所说的诱因就是指明确学习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上课平平淡淡,毫无活力,学生消极被动。而明确学习目标就是学习定向,教师上课前先向学生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看书或听课时,可做到有的放矢。明确目标,这样既克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也转变了学生消极被动的局面。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事可做",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授课形式炅活多样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注人式"、"填鸭式"教学只能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本来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由于这种平淡无味的教学形式,兴趣也慢慢消磨掉了。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授课要有艺术性,形式要灵活多样,譬如,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竞赛活动,开展竞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乐趣,使他们的大脑机器处于高效率的运转状态,从而在紧张愉快中把知识掌握起来,另外,在授课中为了吊起学生"胃口",可以把所讲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电影、电视剧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3.将生动的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就是运动的人和事。在教学中一味讲述历史事实、时间、地点和人物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将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故事引入课堂。例如,讲《中国历史》第一册"春秋五霸"时,齐桓公能够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一点是他能够任用以管仲为首的一批贤才,并采纳了管仲的谋略。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讲述了以下一段: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即位前为躲避齐国内乱,和兄长公子纠流亡国外。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都奔回齐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带兵拦截小白,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假装死去。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就放慢了行程。小白却日夜兼程抢先回到了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想任用他的师傅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举荐自己的好友管仲,并对齐桓公说:"您要是治理齐国.用我为相就足够了,您要是想称霸天下,却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认为鲍叔牙的话有,不再计较一箭之仇,隆重地迎接管仲回国,并且重用了他。这一个历史故事的讲述,相信学生能够加深对齐桓公称霸基础的记忆。同时.还对学生品德、为人都有教育作用。
其次,渲染祖国历史卜上学家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 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阻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几乎优秀 科学家都具有的一种纯洁的、永恒的感情,正是这爱国 之情,使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进拼搏,立志向 上。解放前,不少科学家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 "教育救国"的,为中华崛起而跨洋过海留学。学成之后又纷纷回国办厂、兴学。侯德榜、詹天佑等是这些人的杰出代表。詹天佑面对近代列强在中国抢夺铁路修建权的目前状况,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担任京张铁路的设计和建造任务,面对此路多高山峻岭的事实。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铁轨,并按原计划提前五年让这条铁路通车,而所用的经费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哪有如此胆识与勇气!当五星红旗在神州大地升起后,他们中间许多人抛弃优厚的生活待遇,想尽一切办法,冲破重重险阻,回到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钱学森、华罗庚等是这些人的杰出代表。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重金聘用的工作,毅然回国,没有报效祖国的爱国之心,他们怎么会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大批学有所成的年轻科学家义效法师祖,不为优厚的物质待遇所动,甘愿回到自己的祖国。以上种种爱国事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此来激发学生报效扯会主义祖国的热情。
4从英雄人物的事迹中挖掘爱国主义素材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他们的英雄事迹是教学中很好的爱国主义素材。明朝的戚继光面对当时倭寇横行沿海的目前状况,十六岁时曾赋涛明志说:"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后来他率领"戚家军"勇敢作战,荡平了浙江一带的倭冠,我国永垂史册的民族英雄。1840战争以来,更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历史。如"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年近七十仍勇杀法贼的老将冯子材,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弥留之际仍谆谆教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一代伟人在他早年的《沁园春·长沙》中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句,表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且他为此奋斗了终生。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这一切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爱国献身的高贵品质。会深深地打动学生,从而激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
我深信,只要广大历史教师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大纲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课堂就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学生就会放飞希望,快乐,收获成功。

点赞:23074 浏览:10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