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现代留日作家俄罗斯文学经验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现代文学史上的留日作家多有对俄罗斯文学进行借鉴的现象。这种借鉴形成了创作中的俄罗斯文学经验,既表现在对俄罗斯文学创作策略、技巧之借鉴,亦表现在俄罗斯文学批判精神之继承,更表现在对“道路”之寻找。文章以留日作家鲁迅、巴金为例,简要探讨了他们创作中的俄罗斯文学经验,并试图分析“留日”反倒“俄罗斯”突出的理由。
关键词:留日作家;俄罗斯文学经验;鲁迅;巴金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上,作家都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鲁迅、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巴金等都曾留学日本,“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度上,日本留学经历不仅构成了他们想象中国的知识路径,更构成了他们创作不可或缺的经验构成。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大概在1920年代,这些留日作家以日本经验为,普遍性地有着对俄罗斯文学的认同和接受。理由在于,这种关注、认同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匆忙从日本转向俄罗斯?本文试图以鲁迅、巴金为例,对认同的特点略作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认同的理由。

一、鲁迅:批判现实主义滋养的伟人

鲁迅留学日本,观看幻灯片的故事众所周知,日本经验构成了其创作的底色,不过,俄罗斯文学经验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说日本留学的经历促成了鲁迅弃医从文、疗救世人创作意念的勃发,那么俄罗斯的文学经验则深化这种意念,并在“镜像”中促成意念的落实与道路的深思。
鲁迅一生共翻译过99位外国作家的作品,其中37位是俄苏作家;他曾专门论述过105位外国作家,其中29位是俄苏作家;而在他的著作和翻译作品中所涉及的377位外国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中,俄苏就占101位,从对俄罗斯文学、文论之翻译来看,其在创作中会受俄罗斯文学影响。而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就直言他创作中的俄罗斯文学经验,“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在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多”。
19世纪的俄国文坛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高峰,一系列伟大的作家揭露了沙皇专制农奴制的丑恶和黑暗,对受侮辱和损害的弱者给予了深厚的同情。鲁迅在日本的阅读经验使之体悟到俄罗斯文学中的“反抗”,“那时我知道了俄国文学是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到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验被鲁迅拿来,使他的创作毫不留情地揭露“病态的人生”、“国民的劣根性”﹑“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
考量起来,对鲁迅小说创作影响较大的俄罗斯作家是果戈里、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人。例如,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工人与白手人》与鲁迅的《药》就有相同之处。在屠的散文诗中,许多工人前去围观一个即将遭受绞刑的革命者。这些工人并非出于对革命者的同情,而是想一截绞死革命者的绳子来治病。而鲁迅的小说《药》的构思与这篇作品异曲同工。革命者夏瑜为群众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是却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群众去向刽子手买蘸着他鲜血的馒头“治病”。另外,《药》也透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安特莱夫的《齿痛》中,耶稣受难时,一个商人患着齿痛,他只顾自己的病,而《药》中的革命者夏瑜牺牲,小栓的父亲也只顾买人血馒头来医治自己儿子的病。
很显然,鲁迅的创作得益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之滋养。无论是俄罗斯作家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小人物的同情,对革命者悲剧命运的感叹﹑还是作家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社会解放的追求以及他们在艺术策略和文学风格方面的特点,都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过影响。

二、巴金:以俄罗斯文学为师的大家

巴金曾留学法国和日本,但以去日本次数最多。以日本为,巴金接触到了翻译过来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逐渐开始喜爱上俄罗斯文学,并深受其影响。在回顾自己50年创作历程时,巴金曾谈到了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对他创作的影响:“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骚﹑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家和人融合在一起。……除了法国的老师我还有俄国的老师亚?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我后来翻译过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和《处女地》,翻译过高尔基的早期的短篇,我正在翻译赫尔岑的回忆录。……我的作品里或多或少地这些作家的影响。”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以批判和社会责任感著称于世,给巴金以强烈震撼。巴金曾经给他的法国朋友明兴礼写信,说他非常喜爱俄国作家,“因为俄国人生活的环境很接近那时中国人生活的环境,他们的性格和嗜好也与中国人相似。”苏联学者彼得罗夫也说,“俄国作家的作品中吸引巴金的是思想和创作任务的明确性,对未来和人民力量的信心,纯洁高尚的理想,人道主义和的爱国主义。”正是在俄罗斯文学描写、批判与中国社会相同的前提下,巴金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共鸣。他不仅疯狂地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而且翻译了大量的俄罗斯作品,如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与《处女地》、斯捷普尼亚克的《地下的俄罗斯》、迦尔洵的《信号》以及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高德曼的《妇女解放的悲剧》、妃格念尔的《狱中二十年》等,并且最终将这种阅读经验、小说技巧践行到自己的创作中来。
俄罗斯作家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托尔斯泰的小说表现了人物“心灵的辩证法”,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人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而巴金的小说如《家》、《春》、《秋》就同样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俄罗斯文学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和强烈的感彩,巴金小说的审美追求契合。他经常第一人称叙事角度,并赋予作品哀婉动人的情调。巴金的第一部小说的篇名《灭亡》即取自俄罗斯革命诗人雷列耶夫的诗句。巴金年老时撰写《随想录》,其书名又是受到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的启发。巴金一再表示,他从俄罗斯的作品中学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爱人民的思想、反对封建的斗志、对被压迫受侮辱的人们的同情、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斗争,学到如何把感情化为文字,而俄罗斯文学则成了他一生创作中汲取不尽的资源,这正如晚年受采访中表露心迹时所言的:“对我思想和艺术影响更大的则是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

点赞:6161 浏览: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