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竞赛平台在培养计算机学生实践能力中意义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计算机类竞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近几年以赛促培、以赛促新的相关实践,对竞赛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关倡议。
关键词:竞赛平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教改
DOIDOI:10.11907/rjdk.143367
16727800(2014)0100173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2012年度项目(JY121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熊蕾(198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1 竞赛种类及特点
学科、科技和商业竞赛等近年频繁出现在大学校园,计算机专业的竞赛侧重考核学生的团队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取得优异赛事成绩者具有保研、就业等多种便利,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诸多IT企业通过赞助竞赛的形式进行人才选拔,如ACM、TOPcoder和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使得各高校师生统一站在竞赛平台接受能力的检验,并成为进入名企的直通车。
在各式各样的大学生计算机类竞赛中,影响力较大的竞赛主要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手机软件作品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等等,这些综合型的竞赛活动引导高校大学生积极尝试、体验、创新,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潜能,极大地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当今计算机竞赛特点有:
(1)综合性强。通常竞赛分为学科赛、科技创新赛和职业竞赛。学科赛侧重考核知识,以大题量的选择题进行考核,题目涉及范围广泛,包含了程序、网络及相关应用等知识点,属综合类型。此外科技创新赛和职业竞赛则以提交完整的程序设计作品为主,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竞赛对作品的要求最高,通常需要组团完成,不仅考验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对教师的指导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2)作品制作周期长。一件完整的程序设计作品从构思、立项、设计、开发、调试到相关文档成稿,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要提前做好作品的策划和制作工作,以备顺利参赛。
(3)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多数竞赛有现场赛环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设计、研发、调试,并进行作品讲解,不仅考核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实用性强。如今的竞赛并不局限于几道数学应用题的求解,而是结合实际生活的应用提出理由求解理由,逻辑题求解更是增加了趣味性,更甚者结合时行的理由提出计算机求解,充分考验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中的探索动力。
2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前状况
计算机专业以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应用为中心,构建 “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能力层次结构实践体系,以培养具有综合计算思维能力和理由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人才为目标,对相关能力层次的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1)专业技术能力层次。为培养不同层次专业技术能力,开设课程为:社会实践、实验操作、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等,除培养具有全面知识体系的综合型人才以外,还要考虑提高学生基本专业素养。
(2)综合能力训练与创新实践能力层次。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具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独立从事软件程序的开发以及网络程序的技术研发等工作。
当前,最主要的是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实践教学导致学生脱离实际、闭门造车,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影响就业。这就迫切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体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能够在掌握基本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方式,勇于实践创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新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是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基于竞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竞赛平台构建。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台构建过程中,需要屏蔽学生过强的功利性。目前在竞赛类型的选择上构建了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职业竞赛3种类型,通过金字塔式竞赛筛选过程,在提高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进行人才培优计划,不断改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组织参赛,进一步扩展师生眼界,对新时代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正确定位。通过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对比,推动本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提高。通过竞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反思,推动对理论教学知识点的提炼,以及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2)竞赛基地建设。结合教学改革,建设计算机专业竞赛基地,将历年各类竞赛作品陈列,引导学生实行创新技法模拟,并超越前例。将竞赛基地建设成为创新教育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本营,进而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3)形成长效竞赛管理机制。采用院、校、省级的竞赛模式。首先,将选拔后的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开发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4人,培养团队精神。在学院内开展小型比赛,提高团队竞争意识和竞赛水平,并吸收优秀人员进入;其次,通过积极参加校级竞赛选拔活动,挑选出较为优秀的队员和绩优项目;最后,搜罗校外省级、国家级的商业竞赛和学科竞赛,组织优秀队员参赛,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竞赛一般按照“筛选—培训—竞赛”3个环节进行。
(1)学生筛选。针对竞赛类型的要求,对有意向的学生进行挑选。选拔方式主要有:学生自主报名、老师推荐、笔试等。注意要给予学生公平的机会参与竞赛,根据其能力层层筛选,如图1所示。
图1 竞赛类型与学生选拔
(2)通过“组织上课—淘汰—传帮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滚动式培养。①组织上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掌握学生动态,指明创新方向。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学风;②通过分配一定任务,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对于落后或消极的成员进行淘汰,给予一定压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③分组进行项目开发。以能力较强学生担任负责人,和其他成员进行传、帮、带,领导团队的积极成长。
4 学校政策保障
学校要重视各类学生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制定竞赛奖励机制、核算科研学分等相关政策。此外学校要定期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以讲座等方式与在校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以此将行业需求和前沿技术导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中,完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创新培养机制。参加更高级别比赛时,学校可组织校内外专家小组审查参赛作品,严格把关,以求取得良好成绩。
5 结语
实践证明,基于竞赛平台,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校积累了竞赛的组织、培训经验,改善了学风建设,实现了学生与学校双赢。计算机专业把竞赛融入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理由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林木辉,张杰,包正委.开展学科竞赛改善教与学方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98101.
[2] 胡艳维,张义良. 科技竞赛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6):103105.
[3] 顾红欣.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创新教育,2009(2):3132.
[4] 张书钦,董跃钧,董智勇.基于科技竞赛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2):917.

点赞:34914 浏览:15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