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修订前后课程目标部分之对比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广泛使用讨论后,修订出版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两版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将两版课标对比研读之后,发现修订前后变化很多,之前本人所写两版前言部分之对比的文章发表于《中学物理》2012年第24期上,现在我继续就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部分修订前后的变化做以比较.
两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总体目标都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经历探究并且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尊重科学和事实但又具有创新意识、关注发展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两版课标都在阐述总体目标之后又进一步将它们分解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而在这三个维度的具体表达上修订前后有不少变化.
1 知识与技能部分的变化
2001年实验稿中这一部分共分六个条目,修订后减少为五个,细读下来发现主要是将原第五、六两条目进行了合并.实验稿中第五条要求学生具有实验操作技能,主要强调了会用测量工具,第六条强调了会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等.我们都知道物理是非常注重实验的一门学科,以笔者在一线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我们每一堂课都会有实验,或演示、或分组探究、或课后小实验,学生大多数时候就是伴随着相关实验去学习物理的,各地中考试题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分值是与实验相关的题目,目前不少地方还开始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足可见实验对物理之重要.正因为此,实验能力是物理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验所包括的实验策略确定、实验器材选择和使用、实验数据收集处理、总结实验结论、分析误差并进一步优化实验等等,应该是一系列连贯的要求,不应该分割成两部分,所以修订后将原先有关实验能力的两个条目合二为一是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更具完整性.
这部分的变化绝不是仅仅以上两个条目的合并,还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在第五条中增加了“具有安全意识”这一句.这里所提到的安全意识,我们可能会理解成实验操作中要有安全意识,比如笔者所用苏科版教材中讲内燃机原理时做“酒精蒸气爆炸”实验要防止学生受伤、讲“家庭电路组成”时要防止学生触电、为了安全讲大气压时不再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等等,我们更应该把这个安全意识拓展开来.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曾面对频繁发生的校车事故、拥挤踩踏、溺水等人祸,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缓.物理课上我们教给学生枯燥概念的同时要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安全隐患,并提前做出防范,比如我们讲了惯性和动能,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保持安全距离、系安全带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家长注意车辆不超速不超载,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还可以教会学生面对事故不慌乱,恰当地呼救或施救,比如我们讲到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后,引导学生学会安全用电及对触电人员施救时一定要先断电再救人,避开更多的人员受伤.
2 过程与策略部分的变化
这一部分修订后也是将原来的六个条目并成了五个,合并的内容是实验稿中第一、二两个条目,其中第一条是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第二条是要学生学会提问.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理由,那么理由哪里来?怎么样才能提出理由呢?毫无疑问,理由来自细致的观察和积极的深思,我们的教材或教辅资料里也有不少关于牛顿、伽利略等人认真观察,积极深思后提出理由,经实验或理论研究后得出重大成果例子的介绍.对初中生来说,要他们观察并不难,但观察仅停留在复述过程却不能提出理由则太过浅显,所以将两者合并是提倡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眼到、手到、心到,在细致观察的同时多去深思,这样才能提出理由.笔者认为,这些年不少地区中考试题中多次出现类似“根据某现象提一个值得探究的理由”的试题,倒正是与课标中这一要求相吻合的.
第二条中新内容充实了“有制约实验条件的意识”这一句.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物理策略,那就是制约变量法,以笔者所用苏科版权教材为例,几乎所有重要实验都要用到这个策略,这样的转变是更进一步强调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策略的教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另外第五条中还增加了“养成自学能力”这一点.教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比通过题海压出来的高分重要得多,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可持续的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的变化
这一部分的变化是实验稿中第四、五两条合并,第六、七两条合并,内容由七条变成了五条.第二条中增加了“有团队精神”这一句.上世纪末以来,我们就发现了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理由,比如他们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较差等等,甚至不少专家学者高呼,中国人一盘散沙的时代又来了.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很多时候我们想把学生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挺费脑筋.物理教学中就有很多可以帮助我们让学生有团队精神的契机,比如苏科版教材中研究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这一实验,要有学生将玻璃管竖起来并保持住、要有学生在管上用记号笔作标记或先作标记再汇报气泡位置、要有学生用秒表记下时间、要有学生记录数据等等.这个实验中至少四到五个学生为一组,学生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前后课程目标部分之对比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我们要把握好这些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另一个变化是第三条中增加了“分析失败的理由”这一句.现在的学生耐挫力较差,有些学生一遇到挫折就退缩,也有一些学生固执己见,基至有些偏执,不愿承认失败,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些都是很危险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勇于承认失败,当然仅承认失败是悲观主义者,我们更要去分析失败的理由,找到理由再进行改善,从而收获成功,这才是积极乐观的做法,也才真正理解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标的课程目标部分修订前后相比,无论是“安全意识”、还是“团队精神”、及至“分析失败理由”等内容,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点赞:30417 浏览:13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