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素质教育下如何让历史课堂充满诗意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历史是生动的、有趣的。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多样的教学策略,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新学期开始后,我把教学的放在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创新学习上,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课堂充满诗意。

一、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师利用有启发性的理由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造了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对理由,但也不能为问而问,理由过于平淡,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理由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的。课前设计理由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深思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认真组织探究、加深知识理解

历史是一幕幕动人的话剧,而历史教材却是干巴巴的饼干,仅凭课本要求学生理解到位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要求教师转变“一支粉笔,一本书,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掌握策略,提高能力。学生活动在了解知识、掌握策略、提高能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在探求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实现了自我教育;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共同合作的;体验到挫折与成功的经验。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的原设计是给成语故事配上图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我怕学生兴趣不大或应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故把它改为:搜集成语故事,写出给的启迪。每个学生都做得很好,而且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活动实践中,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由衷地感到一种创造的快乐,每个人都兴趣盎然。对每一次活动我都及时反馈、讲评,以巩固活动的成果,巩固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开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探求深思,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力。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倡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初中历史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历史发展的过程,还应该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更要求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正确评价历史的时间和人物的策略。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提倡实行“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目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会遇到阻力;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总之,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素质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新教材既能体现真正的教学中的平等,又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19286 浏览: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