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山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初探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面对不可乐观目前状况,我馆探索服务创新,通过提升理念和加强队伍建设,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贴近山区人民,赢得政府、山区公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和支助,从而充分发挥图书在服务范围内的循环利用,推进了资助、文献、服务和知识走向的良性循环,建立由政府山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初探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公共图书馆和公众组成的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立体化模式。
[关键词] 山区图书馆;文化服务均等化;服务创新
[] [文章编号]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西部山区,面积1502.7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12个镇、199个村(社区)、1113自然村。面对服务点多线长、镇村发展不平衡、图书覆盖面窄、阅读主体性发挥不够等理由,新兴县图书馆积极探索山区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
1 不容乐观的山区图书馆目前状况
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山区的公共图书馆,许多就在山区的县城里,属于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基层的图书馆。学界普遍认为:山区公共图书馆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地域、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1],经费短缺,新书入藏量少,对读者失去吸引力,人员封闭保守体素质偏低, 管理混乱[2]。有学者在《2011年我国图书馆免费开放情况概述》中描述:截至2009年,全国2859县级行政区划中,有445个没有图书馆;2414个县级图书馆中,无运转经费的有251个,无购书经费的有769个,分别占总数的10.3;多年来,由于资金短缺,很多基层图书馆的书还是30-40年前的书,实际上早已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不少县级图书馆成了网吧、茶室,甚至只是堆放旧书的仓库。一些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全部落实对图书馆所负财政经费[3]。县级图书馆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的山区县以及山区县级以下图书馆就更不容乐观。
广东有53个山区县,经济基础薄弱,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步伐仍然缓慢[4]。根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完成的《粤东西北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2013年表》统计出该53个山区图书馆基本情况,总藏书仅640万册;2013年新书购入823329册,其中三个图书馆无购入新书;2013年新购电子文献369127种,其中18个图书馆无新购电子文献。中山图书馆完成的《2013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指出: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经费落实不到位,有的馆购书经费、办公经费、开展读者活动经费短缺,有的图书馆在编人员少,未达到开放所需人数要求,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新兴县图书馆创建于1985年1月,新馆舍1994年1月落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有藏书18万册,在职人员10名,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现在是国家(县级)二级公共图书馆,但新兴县是广东贫困山区。
2 更新服务理念和扩大服务范围的探索
先进理念是事业的起点,创新就要超常规思维[5]。要转变山区图书馆的落后面貌,需要有先进理念和创新思维。首先要把原有固守县城服务的落后理念,更新为“对平等权利、公共公益、公开共享和普遍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精神认同,把“守摊式”的文化服务更新为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是要充分认识到“适应社会需求才是贫困山区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动力,广大农民是服务的主要对象”[6];三是改善服务方式, 改善服务手段,走出馆门,深人农村,深入基层,熟悉读者(用户) 的心理特征和要求变化,才能提供有效服务[5]。
针对图书馆在县城服务覆盖人口不多,图书文献有限但利用率低,多数乡镇没有图书室,边远乡村读者到县馆借书来回须走上百公里路程的目前状况,我们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服务创新,为全县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的群众,提供就近、便捷、方便服务。我们称之为:“大服务大循环大覆盖”模式,即使服务覆盖到全县人口、文献资料不断循环使用、服务方式多种多样。
2.1 把服务扩展到乡镇。近年来,我馆在省馆指导下,积极发挥县级馆的藏书优势,采取有效管理方式,广泛建立乡镇、农村、学校的基层公共图书服务点,因地制宜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一是扶助各镇村图书室的发展,将我馆的服务拓展到全县域;二是提供更广泛的文献信息服务,如:定期送书下乡,召开阅读推广会,每年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宣传服务周和传统节假日等,在进馆人数较多、群众聚居较密集的服务点,举办猜谜、征文、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读者活动;三是通过各服务点设立“读者留言”和“意见箱”、“意见本”等,强化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2.2 建立服务体系。在建立图书服务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与镇村、学校、企业、部队等机构合作,以镇村群众聚居中心的五公里半径范围推进基层图书服务点建设,建立起县、镇、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同事将之延伸到企业、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图书馆的藏书配送到全县城乡,扩大图书服务的覆盖面。对能够符合有场地、有管理人员、有强烈图书服务需求的镇村、学校、企业,优先配送图书,每单位不少于500册,并为其做好书籍上架、编排,完善图书阅览、借阅措施,合作建设图书服务点。至2013年7月已经建成乡镇、村和机构服务点86个,覆盖服务群众39万多人。
2.3 通过设立流动图书馆,共享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在省馆的帮助和支持下,我馆于2003年11月设立了第一家流动图书馆----新兴分馆,2010年5月,设立第二家流动图书馆----六祖分馆。在充分发挥流动图书馆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各地需要,选定一定数量和一定范围的优秀图书在城镇之间、村乡、学校之间轮换阅读,定期流动和更新,实现资源共享,使文献效益最大化。
3、创新性地发展服务队伍并进行不断的优化管理
切实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是山区图书馆走出困境的变革新路[2],盘活人才资源是贫困山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6] 。山区图书馆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并且缺乏制度化管理,如何打破制约了公共图书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困境,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山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初探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点赞:5699 浏览:1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