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正在逐年下降。那么该如何来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值得广大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诚然,社会外部环境,大家很难转变,但可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与时俱进,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中学生;教学
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来这句话真的很有,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谁都会乐此不疲。因此,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美术课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从而也使学生用心对待美术课,认真上好每一节美术课。长此以往,美育也会在方方面面体现出其巨大的贡献。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心理,适时抓住机会

1.学科的认知上转变其态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认为美术是一门副科,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这一大环境使得美术教育者的处境非常尴尬。
我个人认为,入学时的第一堂课很关键。虽然学生对新美术教师的才学、个性一无所知,但他们根据教师的外表及上课的内容形成第一印象。都知道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具有的,如能留下良好的印象,美术课堂的氛围自然会有所转变。接着再引导学生认识美术教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而美育的真正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文化素质,为提供一个表达自己个性、思想的平台。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对美术感兴趣。
2.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的作业失去了天真的幻想、纯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总因画得不像而产生焦虑,这是其对美术失去信心的理由。
教师如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当让学生知道写实并非美术的唯一目的。同时降低美术作业写实的要求。例如,在上《以刀》时,作业要求:用木刻的策略制作一幅班级同学的肖像。这对于中学生而言有着太高的写实性要求,使其望而却步。于是,我给出了附加内容,容许有夸张、装饰的成分在里面。这一条件的给出,让学生自然就能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创作。再用幻灯片给学生一些作品参考,课堂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多元化发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1.广泛渗透其他学科
初中生的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设计能力等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在美术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版画、雕塑、设计、工艺等教学内容,还要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单纯的美术知识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此我曾尝试着,让音乐与美术相结合,让历史融入课堂等。例如,《你、我、他》这一课的作业要求:尝试着画身边的同学,学生间的交流,与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说说班里有哪些好朋友,相互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接着,我又播放了歌曲周华健的《朋友》,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情不自禁地唱着“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同学们的感情被激发了,教师的感情也被激发了,教室里充满了快乐,同时拉近了师生的感情。作业期间我再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让学生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美术作业。
2.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媒体是美术教学中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能在教学中增加图像信息量,包括图像数量和高质图像给人留下的信息含量。有资料表明,在一般学科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即可比一般教学增加20%~30%的教学内容,而在美术教学中,这一作用将更大。例如,在学习《外国肖像画赏析》,这课涉及绘画艺术作品,单用语言表达会显得比较苍白。没有图片,光凭记忆学习的效果会很不理想。所以,我幻灯片赏析图片的策略,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感。当讲到立体画派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作品时,我就给学生观看有关毕加索的光盘影片。看过影片后,学生不但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激起了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加喜爱美术。

三、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彰显学科特色

1.改革教学策略
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学习被动,无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失去兴趣。所以,课堂教学策略改革。
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是一种享受,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学。例如,《外国雕塑赏析》这一课为赏析课,我转变了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学生进行评比。结果,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时,学生不但准备了演讲稿,还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而我只需稍加点评,整个课堂的氛围异常活跃。
2.室外美术教学
室外写生课是美术学科所特有的,有别于其他科目,其目的是让学生能直接体验、感受并深入观察自然,并运用一定的美术技法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中学生大学习在课堂上进行的,一旦走出教室,学生会对难得的美术活动方式产生新鲜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平时学生的临摹作业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学生的选择余地很有限,而室外写生课学生自己寻找角度,自己构图,能有更多的自我发挥。例如,在上《变迁中的家园》时,我先用幻灯片播放30年前的家园建筑,再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周围的建筑。在观察的过程中,指导和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园的美和变化,同时启发学生回想自己平时上体活课、散步等场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唤起其沉浸的美好回忆。当学生内心情感被唤起时,就更加愿意用画笔抒发内心世界。也只有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富有生命的灵性。
总之,正如美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而我所做的上述尝试,在符合这一条件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点赞:5444 浏览:1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