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比较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经济增长的视角、内涵和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再生产一个环节进行抽象研究,西方经济学从应用范式角度进行研究。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增长理论
自经济学诞生之初,经济增长理由就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马克思经济学都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已成为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社会现象。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作用。
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体现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四大环节。经济增长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论述,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理论。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时,虽然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但分析简单再生产只是为分析扩大再生产提供基础。在他看来,扩大再生产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形式,而“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只是一个抽象”,认为“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是I(V+m)=IIC这个前提同资本主义生产是不相容的”,因为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可能有资本的积累,即实际的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创立了社会生产两个部类的理论。即社会总产品或总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生活资料生产部类,前者也称第I部类,后者称第II部类。每一部类使用的资本分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每一部类借助于这些资本而生产的全部产品都以价值表示:即(C+V+m)。马克思在把所有的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个部类之后,又揭示了社会生产两个部类的平衡条件:I(V+m)=IIC+I△C+II△C。它说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第I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在补偿了两个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还能满足两个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这既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增长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个公式所展示的两个部类生产和交换的平衡条件得不到满足,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除了两个部类的平衡条件,马克思还确定了第I部类和第II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以此来衡量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构成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只有这些产业之间的结构达到长期而稳定的平衡,经济才能不断增长。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在西方经济史上,从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提出的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和新增长模型都对经济增长进行了专门研究。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重农学派杰出代表佛朗斯瓦·魁奈第一个系统地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他在《经济表》中明确指出应从社会资本的整体而不是单个资本来考察再生产,同时认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理由(何炼成等,1997)。经管魁奈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有很大的功绩,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他将社会生产只划分为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对于资本的区分,仅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而没有进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因此,不能从价值构成的角度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因而无法解决社会再生产这个重大的理论理由。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理由的研究》一书中,最早论述了经济增长理由。其增长理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引入了劳动分工;二是区分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劳动。他认为生产性劳动占全部劳动的比例,以及劳动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决定国民财富增加的主要因素(王胜男,2008)。亚当·斯密尽管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总体上比魁奈有进步的方面,但由于“斯密教条”导致其理论矛盾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出,十分混乱,也无法解决社会再生产这个重大的理论理由。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都奉“斯密教条”为信条,因此,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由没有超越斯密。如大卫·李嘉图、萨伊、施托尔希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都因受到“斯密教条”的束缚,不是忽略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价值部分,就是将地租排除在剩余价值的必要要素之外,甚至将产品价值与价值产品混同起来等,未能提出系统的再生产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投资和积累过程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大危机背景下,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侧重于从长期、宏观和动态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分析重心从供给层面转移到了需求层面。他认为消费、投资、储蓄和国家干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高晓红,2004)。凯恩斯通过分析,推导出在不考虑国际贸易情况下决定国民收入的两个著名的公式:Y=C+I,Y=C+S。式中Y、C、I和S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和储蓄。凯恩斯还认为在经济运转中,国家干预很重要。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进一步发扬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经典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一个时期的经济均衡增长要求该时期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到使它所引致的投资等于同期全部储蓄。该模型假定了技术不变;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比例不变即资本与劳动互补和规模收益不变等条件。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为了克服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局限性,索洛、斯旺、米德和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类新的增长模型。这类模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刀锋”式的增长路径是可以避开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可以通过市场调整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同时,索洛等人还指出:从长远度来看,不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即技术变革率影响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率不影响技术变革速度。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是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本的多寡,而是社会拥有的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化人才的规模和水平(赵辉,2010)。道格拉斯·诺思和詹姆斯·布坎南等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以及制度创新。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提出了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和发展。它强调经济增长是经济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重视对技术进步、“边做边学”、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政府支出等新理由的研究。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点赞:20242 浏览:8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