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动树立科学就业观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理由,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对解决大学生就业理由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应立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理由,深入分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同时进一步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让青春焕发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其兴旺发达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埋头苦管、锐意进取、接续奋斗。这就迫切要求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克服各种思想上的短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书写人生篇章。同时,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在青年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人生课堂”作用是新时期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存的主要理由

为了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状况,笔者选取河北省三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9份。从问卷结果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强烈,但规划定位不足,其就业观显出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一些理由和误区。
1.缺少长期有效规划
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深思过,但是没有做过细致规划,仅有18.6%的学生做过较为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有就业意识和就业危机感,但是能落实到个人具体规划上来的学生非常有限,能从入学之初就自我定位、积极规划的人更少之又少,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在就业指导活动的重要程度上,85.7%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只有9.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这反映出大量学生亟需就业指导。在某些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作用上,43.2%的学生认为对他们有所帮助但作用有限,可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
2.缺少自我约束和管理
调查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或者认为弄虚作假算不上什么理由,例如:编造职务和奖励、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虚拟实践经历、修改考试成绩等。还有部分学生多次毁约、频繁跳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把和单位的承诺或契约当回事。由此可见因诚信意识缺乏而导致就业困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观中最应该克服的理由。这种行为不仅使毕业生失去了个人诚信,还破坏了学校的形象,影响到就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也会妨碍到其他学生的正常就业。
3.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
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学校推荐,仅有27.9%的毕业生选择个人联系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等待由父母、亲属、朋友介绍工作。这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意识差,缺乏应有的自信和基本的求职能力。调查中大学生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不足5%,这说明大学生还没有普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准备。多数大学生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进行就业竞争的主动性和信心不足。
4.缺乏合适的自我定位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对理想就业单位的选择次序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私企等,这与前些年的调研结果并无太大差异,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并没有跟随时展与时俱进,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行业期望。在选择就业地域时,学生选择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占51.3%,愿意考虑基层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仅占14.7%,可见毕业生的就业目标还相对集中,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意愿和意识不强烈。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存在明显的偏差,急需引导。

二、大学生就业观理由的形成理由

1.主观理由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没有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仍然有过高的职业期望,仍然坚持传统的职业定位。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者考取国家公务员,究其理由主要是大学生怕吃苦,怕受累,缺乏自我突破和创新意识。更加严重的是,现在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这样就相对减少了进入企业发展的空间,也相应减少了企业招聘大学生的计划,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两种相悖的现象同时存在[1]。
2.高校理由
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实行高校扩招计划以后,高校每年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开始大幅度上升,2001年—2010年每年的招生数增长了近三倍。另一方面对人才的需求量增长却极为有限,经济增长的速度仍远远慢于劳动力的增长,从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很多学校仍然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虽然有些学校开办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实践的单位提供的实习机会单

一、实践效果不理想。

3.家庭理由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学生家长所处的职业目前状况以及他们对职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的观念都会对子女的择业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渠道还不完全畅通的情况下,家长包办子女就业的现象非常突出[2]。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家庭关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渠道,家长的价值取向参与到学生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家庭经济因素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调查中近30%的学生认为“依靠人际关系”这一渠道就业是最实用的就业途径。
4.社会理由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理由。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还是设定了很高的求职门槛,如不招应届大学生,须有工作经验等。当然,企业不会无缘无故设定条件,毕业生也应深思这条件背后的缘故,如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的缺陷,就业期望与企业实际的差距等。

三、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推动作用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才能从容就业。加强就业观教育,首先是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毕业生不能因就业心理落差、就业竞争环境的激烈,失去就业的勇气和斗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着重加强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客观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辅助学生认识自我,结合自己专长,合理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其次,引导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增加对世情、国情、社情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帮助学生校准就业定位,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3]。最后,加强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工作职业种类众多,每种职业都有它的乐趣和价值,找到能发挥个人专长的工作,就是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2.全面建设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
全面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奖励。通过各种相关的资格培训考试,并建立短期和长期的培训就业指导人员,来提升就业队伍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同时,适当增加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数量。一方面严格把好用人关,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优化就业指导队伍结构,在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性格特征和年龄性别等方面要进行合理搭配。从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状况和我国职业指导工作发展来看,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势在必行。
3.全面加强职业指导实践体系建设
高校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参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设计职业指导课课程体系。从一些调查来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在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对此,各高校设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应从三个方面加强重视: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职业指导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4]。教师应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等策略,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环境。二是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一致的。两所专业类型不同的院校,在选择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重点时,侧重应该不一样。三是培养全程化。大学生人生观、就业观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职业技能的准备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也要经过一个深入的过程[5]。
4.分类指导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高校就业指导也相应需要日益多样化,营造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健全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的新机制;按照应用基础人才、应用人才、技能人才三个培养方向,建立类别清晰、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只有确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依据,分析市场需求,才能切实开展职业指导,实现人与职业的相互匹配[6]。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主体的多样化,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例如,邀请企业、优秀校友进校园,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社会实践、就业见习、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大赛等,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
5.大力加强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普通的本科院校不能只培养单一规格的学术性人才,而应该大力培养适应生产实际的多类型科技人才。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自我定位,通过开展职业测评或心理测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为职业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要充分利用宣传栏、讲座、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全面的政策把握和就业形势分析,通过集中和个别就业指导结合的形式,切实服务学生就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努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隽纯洁.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理由的深思[J].高教研究,2012.04.
[2]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3]张芬昀.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实现路径[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
[4]杨世春.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分析与深思[J].职业,2010(2).
[5]刘彬.职业指导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作用[J].就业指导,2012,08.
[6]冯艳.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理由及策略[J].江苏高教,2012,5.
课题名称:“用工荒”VS“就业难”——比照下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课题编号:277-A-38)。
作者简介:赵斌(1981—),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经济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点赞:29561 浏览:13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