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摭谈小学数学学习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主要根据小学数学教科书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学习线索,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以推动自身的数学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态度持久变化的活动过程。“经验”、“活动”、“深思”和“再创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深思是它的本质。小学数学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的建立与转变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 特点 要素
学习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学习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一门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其涵义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主要根据小学数学教科书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学习线索,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以推动自身的数学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态度持久变化的活动过程。
数学学习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交织着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一方面,除了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外,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与学习能力,无疑对数学学习起着直接的作用,影响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个性品质等,也都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强、坚持、调节制约等作用。于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受到自身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时,数学学习又推动学习者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组成,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对的数学思想策略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因此,数学学习的主题应当是基本的、的数学观念、数学思想策略和数学活动(如《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而不是单纯的数学事实。而对上述“主题”的学习应对具体数学知识的了解、应用、深思、表达等学习活动过程来进行。
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深思、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因此,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且是真正上的再创造(主观上,非客观上):学生从事对数学知识的提炼和组织——对低层次活动本身的分析,把低层次的知识变为高层次的常识,再经过提炼和组织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再把数学放到现实中去加以使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经验、对经验的分析与理解、对获得过程以及活动方式的反思至关。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几个主要特点

1.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提出作为“普通常识的数学”的概念,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的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
弗赖登塔尔还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和“反思”是十分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就是他们的“经验”。“经验”这个概念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一方面,它是一个名词,它表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的;另一方面,“经验”又是一个动词,它表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活动过程。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认数,可以数小棒、摆物体等活动,获得有关的体验,从而认识了数的。从认识事物的角度来说,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内容互动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儿童头脑中的“数学”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
2.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前苏联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数学课堂要具有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深思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为主导的学习活动要数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从行为、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投入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质方面的素质。这样来理解数学学习,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主体,如此才能产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
3.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深思过程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周玉仁教授曾经指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深思”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从这个上来说,死记硬背公式,没有思维要求的反复操练,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是对经验的反思。数学具有内在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深思的过程。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思过程是直观思维、具体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方面的结合。他们一般不能像成人那样完全借助纯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深思,要以具体表象作为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数学学习不是让学生仔细地吸收课本上的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活动或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应当给学生经历一个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使其有机会运用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倡自学,促使学生从中学会自己怎样学习,这对于培养创造力有非常的。

点赞:25421 浏览:11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