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复习课框架式设计与深思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数学框架式教学设计是对高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分类,按知识结构设计三种层次的训练题供师生教学选择使用,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推进,对高中数学复习课实施保底复习,让学生学到最基础的、核心的数学知识,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考虑复习的梯度,建立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网,提高了复习课的实效。

一、不能“想当然”地对待复习理由

许多人为了提高考试成绩都寄希望于“复习课”,“前程加速,后程反复”的教学模式盛行,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复习课是多多益善、课要讲得越多越好、题要练得越多越好,即使有的人已经意识到复习对他们来讲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但仍常以“多复习一点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来麻痹自己。
2009年2月在本校的两个教学班中曾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在复习课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用了两份题型、难度、要求完全相同的试卷搞了两次测试,结果发现同学们并未因为上了两个星期的复习课使成绩发生了显著差异,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的成绩非但没有进步,还有了倒退。实际上这种情况是相当普遍的,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复习课是在“走过场”,在这些课中那些最补课的同学毫无收益,所以应该对复习课中的一些习惯性做法进行认真的反思。

二、复习课反对“面面俱到”,提倡“蓄势待发”

有不少教师在策划复习课时总是热衷于在形式上去追求什么系统性、完整性,所以每完成一个单元,就要系统的复习一次;到了期中或期末再系统一次,到了高三还要一遍遍的系统,每次复习总怕漏掉某个知识点,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尽了教师的责任。譬如以函数为例,复习常是这样进行的:先从函数的定义开始,接着就是总结函数性质。实际上学生能否系统掌握好教材内容并不依赖教师的面面俱到的系统复习,教师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对于那些能正常学习的学生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而对于那些还未开窍的困难生来说仍然不会产生丝毫作用。
“能复习” 的一个前提是学生己掌握了数学教材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只能在假设已实现这个前提下来设计复习课,所以在复习课中无须讲究面面俱到。譬如到了高三再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纯粹是一种“浪费”,在复习每一个应用题时都要写出完整的解法实无必要。在复习时教师要懂得“对症下药”,把力量在容易遗忘或容易出差错的知识上,即要讲究“复习效率”。
在战场上高明的指战员总是要求战士们在临战前要沉得住气,不到时候不放。对待高考何尝不是这样,未到时候不应该忙于搞预测而是要“蓄势”。在总复习期间当然要多搞些综合测试,但它不一定要刻板地去追求什么知识覆盖面,而应该是环绕某些知识点的一次又一次的“歼灭战”,只要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学生的水平就会稳步上升,这样就可在临高考前再组织一两次“模拟”,就可安定军心了。

三、框架式教学设计

考虑到数学各单元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本文提出在总复习中对高中数学实施框架式教学设计,要求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要考虑到它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活化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譬如在函数复习课中既有函数的定义理解又有函数的多种应用,这个应用可以是在实际理由中的应用又可以是在数列、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这种教学设计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复习内容有新意,且练习题的形式丰富,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常常会在复习课中出现的厌烦心理;(2)知识点搞“人人过关”,有计划的使一些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较多次的出现;(3)在每一节课中均配备了一定量的基本题、难度不等的综合题和能力题,促使各类学生都可实现有效的发展,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框架式教学设计把高中数学分成十五大块,共84课时。课时分配如下: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5节) 、基本初等函数(11节) 、导数及应用(3节) 、三角函数(10节) 、平面向量(4节)、数列(5节) 、不等式(6节) 、平面剖析几何(10节) 、立体几何(9节)、推理与证明(3节)、计数原理(4节)、概率(7节)、统计与统计案例(3节)、复数(2节)、算法初步(2节)。综合测试有28节,所以在使用本训练题时几乎每上

二、三节课后就要进行测试反馈、纠正落实。

下面以“不等式”为例对框架式教学设计进行举例说明。在数学各中以及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是大量的普遍的,为此,尽管“不等式” 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篇幅很小,但在本设计中它竟是数学十五大块中的一大块,复习课时也达6节课之多。这六节课的内容设计如下:在第一节课的例题绍了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节课介绍了基本不等式,第三节课是关于不等式的解法,第四节课是简单线性规划理由,第五节课介绍了不等式的应用,第六节课是不等式的综合测试。从本框架式教学设计中可体会到不等式的广泛应用可带动其它许多知识点的复习,从而使学生们对“不等式”的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不等式的复习安排了较多课时还有一个好处是使学生对关于不等式的能力题有较充分的练习机会,这对于优秀生是大有裨益的。
其它十四大块复习的设计思想大体上和“不等式” 是类似的,所以就不再一一介绍了。下面就框架式教学配套资料的设计与使用作一介绍:1.复习课用的例题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所以在本资料中只有训练题没有例题,但为了使用方便,资料中编拟了推荐例题供教师参考使用;2.现在书店中各种试题集及学法指导等书籍是数不胜数的,这些资料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望生成龙。但找不到一份真正适合数学学困生的习题资料,为了争取更多的学困生能较多的参与到“复习”中来,更有利于实现分层推进,让广大数学学困生也可以在数学上不断的学得知识,本框架式设计训练资料具有这样三个特色:(1)为了“保底”的,在要求上进行了重新定位;(2)基本题的形式是多样的,量是充分的;(3)基本题的答案对优秀生来说是一目了然的,这样可便于学生互相帮助;3.本网络设计训练资料分三个层次,即基本题、中档题、提高题,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选择,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框架式教学设计经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大大提高了课堂45分钟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学生成绩提高的双丰收。但也暴露出了某些缺陷,如训练题难度定位合理性、验收评价等理由在今后的探索中不断改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颖 适应课改要求的高考复习.中小学数学,2006(7-8)。
[2]赵振威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8。
[3]王海平 200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评析.2009.8。

点赞:6780 浏览: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