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红楼梦》对《水浒传》模仿接受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前人多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来寻找《水浒》对《红楼梦》的影响,俞平伯先生就指出:“《水浒》《》《红楼》三巨著实为一脉相连的。”李长之先生则提出《水浒传》与《红楼梦》都有形而上的思想,都假定有两个世界;都描写寂寞;都是细腻作品等相同点。也有人从神话构思、座次表编排、绰号大量运用方面来说明《水浒传》对《红楼梦》不可抹灭的影响。其实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对《水浒传》的接受也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红楼》作者心目中固以《水浒传》为范本”。本文试图以鲁达(智深)和贾宝玉对女性的怜惜情怀为例进行说明阐发。

只要我们细心地品读《水浒传》,就会发现那群仗义行侠、报仇雪恨的草莽英雄中也不乏有不忍人之心者,有不乏对女性有怜惜情怀者,这其中最突出的要算鲁达(智深)。
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808so.com
提辖,因为同情金翠莲被肉霸郑屠霸占的遭遇,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逃避官府的缉捕而到代州五台山净发为僧,成了不得已而出了家的和尚鲁智深。在这个命案中,鲁达见义勇为,毫不吝惜地救助,给人们带来人性的光明与温暖。在鲁达看来,金翠莲离开了郑屠,就是走出了狼窝。金圣叹读到此处,不无感叹地说:“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鲁达(智深)为女性鸣不平,在梁山好汉中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在桃花村,为了刘太公的女儿,痛打山大王周通,逼着周通打消娶刘太公女儿的念想(第五回);在大相国寺,为林冲的娘子而提着铁禅杖,引着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人庙来准备教训高衙内(第七回),金圣叹批道:“着此一句,便写得鲁达抢人得猛,宛然万人辟易,林冲亦在半边也。”舍身救人的英气跃然纸上。就是在瓦罐寺,鲁达等杀了和尚崔道成和道人丘小乙后,也准备去救那个被掳来的妇人,不料她已投井而死(第六回)。可以说鲁达是为女人而犯罪丢官做和尚,又为女人做不得和尚而落草为寇的。所以金圣叹说:“鲁达凡三事,都是妇女身上起。第一为了金老女儿,做了和尚。第二既做和尚,又为刘老女儿。第三为了林冲娘子,和尚都做不得。”关于《水浒传》的创作者们何为让鲁达(智深)成为水浒男人中的另类,有人认为这是宋人为纪念五台僧人抗金而创作的英雄形象,《宋史》卷四五五载:“僧真宝,代州人,为五台山僧正。学佛,能外死生。靖康之扰,与其徒习武事于山中。钦宗召对便殿,眷赉隆缛。真宝还山,益聚兵助讨。州不守,敌众大至,昼夜拒之,力不敌,寺舍尽焚。酋下令生致真宝,至则抗词无挠,酋异之,不忍杀也,使郡守刘驹诱劝百方,终不顾,且日:‘吾法中有口四之罪,吾既许宋皇帝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戮。北人闻见者叹异焉。”在两宋之际的民众抗敌史上,五台山寺僧激于爱国爱同胞之心而捍卫社稷的热情,是不可抹去的珍贵记忆,这样理解也合情合理。
不过,《水浒传》的作者戏剧性地让鲁达以和尚的身份在六和寺圆寂。这个平生只爱杀人放火的和尚,最后居然修成了正果,显出作者思想的矛盾处,也显出作者对佛教的调侃讥讽。而《水浒》里也多有情节表现如此意味,如瓦罐寺的崔道成、丘小乙,蜈蚣岭上的“先生”掠夺妇女,色胆如天;到杨雄家做功德的和尚们见到杨雄妻子的俊俏模样,都七颠八倒的神态以及和尚裴如海与潘巧云成奸等等。香港大学孙述宇认为《水浒传》的前七十多回承继的主要是一套流传在山东及附近一带的水浒传故事,那套故事有强烈的亲道仇佛的情感,这可能是最好的解释。当然,《水浒》作者的思想的矛盾处最突出的应该是《水浒》主题思想的前后矛盾,前半部所写的皇帝完全是一个风流浪荡的纨绔子弟,到后半部分则变成了个宽仁厚德的圣君。书中对他赞颂备至,左一个“今天子至圣至明”,右一个“至今徽宗天子至圣至明”。而那些梁山好汉,在前半部分反反政府,到后半部分不再反反政府了,而且合伙接受招安。
鲁达是个血性男儿,他的抱打不平绝不像西方骑士文学那样是取悦于女人的手段,故其身上的这种豪气,没有丝毫的脂粉气、绮靡气。台湾乐蘅军曾作出高调评价:“他正义的赫怒,往往狙灭了罪恶(例如郑屠之死,瓦官寺之焚),在他慷慨胸襟中,令人感到一己小利的局促和丑陋(如小霸王周通的抢亲),在他磊落的行止中,使我们对人性生出真纯的信赖……这种救世的怜悯,原本是缔造梁山泊的初始动机……《水浒》其实已经把最珍惜的笔单独保留给鲁智深了,每当他‘大踏步’而来时,就有一种大无畏的信心,人间保姆的呵护,笼罩着我们。”

《红楼梦》在塑造贾宝玉这一核心人物时,无疑是取法了《水浒》的部分手段和方法,而贾宝玉的身上确实也能折射出鲁达的影子。鲁达和贾宝玉都是天上的“神”,鲁达是石碣天书上写就的天罡星神,贾宝玉是投胎到人间的神瑛侍者,他游历的太虚幻境按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就是俗言口语中“天”或“天空”;二人都上应星曜,鲁达是“天孤星”下界,而贾宝玉是女娲补天没有用上的一块石头,在天上经过女娲锻炼过的石头,虽然没有用上,也是天上的星宿,贾政曾说:“你们那里知道,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里的精灵,他自具一种性情。你看宝玉何尝肯念书,他若略一经心,无有不能的。他那一种脾气也是各别另样。”(第百二十回)这番话虽有些夸张渲染,但可对宝玉的神性作证。
贾宝玉的怜香惜玉主要体现在对女性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同情上。他有著名的“男女泥水”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在这种观念覆盖之下,一切如“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因而鲁迅说他“呢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那位姑娘疼不疼;自己被大雨淋得落汤鸡似的,反提醒龄官赶快避雨;深深同情平儿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中的不幸,甚至替她愤恨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不知作养脂粉”;对香菱也是怜爱有加。香菱弄脏了石榴裙,他坚持要将袭人的裙子给她换上,心中还念想“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薛蟠)。”(六十二回)所以金钏死了,他“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去”(三十三回),特地去井边祭奠;晴雯死,他一心凄楚,独撰《芙蓉女儿诔》;至于宝钗、黛玉、湘云和众姐妹,更常使他忧深虑远,“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一个的散了!林妹妹是成了仙去了。大姐姐呢已经死了,……二姐姐呢,碰着了一个混账不堪的东西。三妹妹又要远嫁,总不得见的了。史妹妹又不知要到那里去。薛妹妹是有了人家的。这些姐姐妹妹,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单留我作什么!”(一百回)这种心劳和忧患,使他对现世有看破的绝望。对于宝玉这般性情,脂批说:“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宝玉是多事所误。多事者,情之事也,非世事也。”鲁达与贾宝玉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因缘。《红楼梦》二十二回写到宝钗的生日,贾母特意命宝钗点戏。宝钗就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水浒戏。宝钗告诉宝玉,这一出戏里有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顿有解悟,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后因遭湘云、黛玉的误解,在伤感孤独中,细想“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趣味,便占了一首偈语:“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也填了一支《寄生草》:“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此时的他已有出家的想法,且这之后两次提到出家做和尚之事,以至于林黛玉取笑他“做了两个和尚”。当他经历了情与欲、真与假、生与死、有与无诸范畴的生命体验之后,终于“悬崖撒手”,“弃而为僧”,找到了解脱。脂批说:“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难怪空空道人看完《石头记》,竞易名为《情僧录》。王国维认为人的解脱有两种,一种是因为个人被环境迫害,或其生活不能满足,感到痛苦,所谓看破红尘而出世。这种解脱是宗教的,超自然的,惜春、紫鹃属于此。远远高出这种解脱的是贾宝玉的解脱。贾宝玉不是因为自己的痛苦,而是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从而得到解脱之道的。我们从宝玉的身上也可见出作者曹雪芹深刻的生命体验,否则,这世间就没有《红楼梦》了。
《红楼梦》的这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戏,体现了《红楼梦》与《水浒传》在人物和故事上的渊源联系,也是作者曹雪芹用以暗示小说情节的走向和人物命运的一种手段。此外《红楼梦》三十回还通过宝、黛、钗三人的对话提到《负荆请罪》的水浒戏,借《水浒》中的人事来说事,刻画了人物形象。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个性鲜明的人,但从他的身上同样能看出作者思想的矛盾处。最明显的地方是贾宝玉本不想读书,把宝钗、湘云等人的读书应举的话看成是“混账话”或者是“道学话”,却被贾政和家人逼着念四书、《左传》《公羊》诸书,考举人进士,走仕途经济之路,最后宝玉也发愤苦读,中了乡魁。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中举之后就出家做和尚。这正如贾家佣人们所言:“宝二爷果然是下凡的和尚,就不该中举人了。怎么中了才去?”(第百二十回)这其中的玄机也可见《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作者在人物性格命运发展上认识的不一致。

源于:论文大纲www.808so.com
《红楼梦》在人物生存的环境、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安排设置上与《水浒传》总有着某种契合关联,甚至形成对应的模仿。《水浒传》中有个梁山泊,鲁智深是那里唯一的和尚(武松严格说来只是个“行者”);《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贾宝玉成为其中的唯一的男性公民(后来也做了和尚)。《水浒传》有108位好汉,而且人人充满阳刚之气,其中三位女子与传统的女性不同,她们都说男人话(如顾大嫂、孙二娘一副男人的腔调),都有男人味儿;《红楼梦》原书按周汝昌先生的理解是写了108位脂粉英豪。周汝昌先生说:“雪芹对《水浒》,是又继承又‘翻新’,……雪芹原书是写了一百零八个脂粉英豪——正与绿林好汉形成工致的对仗,这是有意安排。”这些女儿英豪个个都洋溢着阴柔之美,就是夹在她们中的为数不多的男性如宝玉等,也处处散发出婉转悱恻的女性柔情的光辉。《水浒传》运用绰号塑造人物形象,标举人物性格,108位梁山英雄人人都有绰号;《红楼梦》也模仿了《水浒传》用绰号的手段,所有重要的角色都能找到他们的绰号,甚至不少的绰号与《水浒》里大同小异。如:
贾宝玉——混世魔王樊瑞——混世魔王
王熙凤——泼皮、破落户高俅、西门庆、牛二——破落户
王熙凤——夜叉星孙二娘——母夜叉
刘姥姥——母蝗虫多浑虫一灯姑娘顾大嫂——母大虫
薛蟠一呆霸王周通——小霸王
《水浒》善用梦境来暗示人物的命运走向,如晁盖劫取生辰纲的起因,就是“正应我一梦”(十四回);宋江在梦中受九天玄女法旨,而后决定“替天行道”(四b--回);宋江在梦中见张顺来辞别而知张顺之死(九十四回);宋徽宗在梦中见梁山好汉,得知宋江等枉死之冤,于是在梁山泊盖庙宇,大建祠堂,塑宋江等诸多将佐神像(一百回)。《红楼梦》也效法了《水浒》,写了不少的梦,如王熙凤梦见秦可卿来道别(十三回),宝玉梦见晴雯来道别(七十七回)。柳湘莲梦见尤三姐不忍相别(六十六回)等,都带有托梦预知的特点,用宝玉的话说:“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七十七回)最有代表性的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拣见金陵十二钗正副册,观听新制《红楼梦》来预示人物悲剧性的结局(五回),那支《收尾·飞鸟各投林》的曲子是《红楼梦》人物最好的挽歌。德国汉学家奥托华·恩金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小说的主要魅力,在于把梦境同我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梦中出现的一些图画,显示出书中人物将来的活动情况。这是一些预告将来的梦。人们从梦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所以汉学家库恩在德译本《红楼梦》后记中认为《红楼梦》是“一座文化丰碑”,“类似一本中国青年的生活教科书”。《水浒传》七十一回里有个菊花会,宋江作《满江红》词表达接受招安的心愿,从而引起梁山好汉内部的激烈的斗争,菊花会也成了梁山好汉命运的转折点。《红楼梦》三十八回有个菊花诗会,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等诗表现了她洁白高尚、孤标傲世的性格,也预示其衰草寒烟、花落人亡的结局;薛宝钗的《忆菊》似乎也在隐喻自己的命运,述说宝玉出家后的孤独凄凉;而宝玉的《种菊》则流露出厌恶尘俗的情绪。
《水浒传》里有一对很不相称的夫妻,一个是身不满五尺,面目狰狞三分像人,七分似鬼,被称作“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一个是玉貌妖娆,纤腰袅娜,风情月意,连张大户都垂涎而不可得的潘金莲(二十四回);《红楼梦》中也有一对很不和谐的夫妻,女方是“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脂砚斋)的香菱,男方是号称“呆霸王”“薛大傻子”,弄性尚气、呆头呆脑、仗势欺人,永远也无法企及香菱所拥有的精神境界的薛蟠。《水浒传》里的潘金莲、潘巧云都遭惨死,《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鲍二家的女人都上吊身亡,她们都有婚外恋情,都不守妇道礼节。《水浒传》梁山一百八人征讨方腊后回京朝觐时,“只有二十七人见存,又辞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九十九回)而随着宋江、李逵饮鸩酒而死,吴用、花荣高悬命亡,梁山英雄都千古为“神”了。《红楼梦》贾府被抄没治罪后,四大家族彻底败落,“子孙流散”“破家灭族”,可谓“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收尾·飞鸟各投林》)。
此外,《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沉湎于情而死和《水浒传》中西门庆沉湎于色而死,可以看作是《红楼梦》对《水浒传》的反模仿。虽然二者死的表面形式不同,西门庆溺于色、色迷心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毒杀武大郎的阴谋得逞之后,然而最终被武松所杀;林黛玉溺于对宝玉的感情而无法如愿,又因所谓的“弱病”而魂归离恨天。但从黛玉的整个慢性死亡过程来看,其死亡的外在打击力量与西门庆的肉体遭遇打击没有本质差别。宝玉成婚消息的漏泄,是对她死前心理的最有力的一击:
那黛玉……停了一会儿,颤巍巍的说道:“你别混说了。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你去罢。”说着,自己移身要回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象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第96回)
于是就有了焚稿断痴情(第97回),有了临终时直叫“宝玉,宝玉,你好……”(98回)的绝望。林黛玉把全部的性命托付于宝玉,一旦得知宝玉终于不可托付,也就到了她绝命之时。
总之,《红楼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接受《水浒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借鉴、吸收和翻新,使《红楼梦》在人物形象的物质可感性、客观可信性上达到了卓越成就,使人物形象、实际生活、读者感受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与互相转化,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
【作者单位: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0106)】

点赞:29141 浏览:13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