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收入差距、住房与居民储蓄率关系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很多年来我国一直是高储蓄国家,由于高储蓄抑制消费,在我国提升内需的现实要求和新经济战略形式下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不利。本文以城镇居民收入五等分组数据进行实证回归,研究发现心理收入差距对高于中等收入的居民产生负影响,住房对中等收入以下城镇居民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对他们的储蓄率产生抑制。另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大部分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增加,收入增长率只对中等偏上居民组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心理收入差距 住房 收入增长率 储蓄率
引言
我国的高储蓄事实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理由之一,我国的高储蓄率也是学者们争论较多的一个研究内容。我国的高储蓄并不是近几年的新现象,例如,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率1979年为7.3%,1980年为10.3%,1981年为8.7%,1982年为10.5%;当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城市居民储蓄率,1978年为5.1%,1979年为5%,1980年为3%。可见,当时我国储蓄率能达10%左右,已经算相当可观的了(唐旭,1985)。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储蓄率整体上也是节节攀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美国居民储蓄占全国总储蓄的比例从1992年的48.8%下降到了2008年的28.9%;同期,我国居民储蓄占全国总储蓄的比例虽然也有所下降,但是依然维持在40%以上,2008年为43.3%。
高储蓄对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要看国家所处的具体的经济阶段和经济状况。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过去几年我国投资已经过热,而且,“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因此,强调储蓄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过高的储蓄势必会挤占消费需求,对新的经济战略造成负影响。据此,本文要研究的是造成居民高储蓄率的影响因素,一方面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解释我国居民高储蓄的理由;另一方面完善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寻找国家调控居民储蓄理论和现实依据。具体安排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数据进行实证回归。
文献回顾
人们研究居民储蓄的理论经历了从凯恩斯消费理论到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1955)生命周期模型的转变。生命周期模型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一是: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会为了平滑一生的消费而进行储蓄,时下的消费不仅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这一变化将储蓄由被动的“收入的消费剩余”即“收入超过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储蓄”或由于流动性制约而导致的有意识的“强制性储蓄”(凯恩斯,2001)。主动进行储蓄意味着人们储蓄目的有可能是不同的,影响人们储蓄的因素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将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分别进行回归检验。在影响人们储蓄的因素上,本文选取收入、收入增长速度、住房和心理收入差距四个方面。
收入增长速度被一些学者验证为是我国居民高储蓄的主要理由。例如,Modigliani和Cao(2004)针对中国高储蓄之谜的研究表明,收入增长率对家庭储蓄率有着显著的正影响。笔者认为,不同的收入阶层对收入增长速度敏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本文采用的分组数据,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收入增长这一因素进行再次检验。
在房价和居民储蓄方面,1998年下半年我国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制度,这意味着人们所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场上去买,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理由,自此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全面展开,房价变化对居民的影响由此加深。房价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种途径上:一是对已有房产居民来说,房价的上涨将带来“财富效应”,从而可能导致居民消费的增加和储蓄的减少。同时为达到已有货币财富的保值增值,他们也有可能节省开支再次购房进行投资,从而增加了实际储蓄。因此房价最终对已有房产者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将是不确定的;二是对未有房产将购买房产的居民来说,在房价继续升高的预期下,他们购房相当强烈。但是他们的储蓄尚不够支付首付时,他们只能“被迫”加速增加储蓄,同时对已有一定储蓄的居民可能选择用已有储蓄支付首付或全额付款的方式购买房产,这也会造成他们储蓄的减少;但是,这种在理论上对未购房者的储蓄的影响需要实证的检验。Chamon和Prasad(2010)针对我国的研究显示,在制约了收入等其他因素之后,无房家庭的储蓄率仍然明显高于有房家庭。陈彦斌和邱哲圣(2011)的研究认为,年轻家庭为了获得更低的住房,必须缩短购房准备时间,于是在高房价下不得不提高储蓄、压低消费。而王子龙和许箫迪等人(2008)的研究却发现房地产变化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理由;徐迎军和李东(2011)的研究发现我国住宅市场财富效应是显著存在的。
此外,我国居民现实的收入差距对居民心理的影响十分重大,收入的相对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经济地位。虽然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影响储蓄的最大因素可能是收入的心理收入差距、住房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绝对量,但是对于中高收入者和最高收入者来说,处于社会较高收入阶层这一事实本身就能带来一定的效用,这种心理收入差距将带给他们社会满足感和安全感。而处于收入的高端或顶端的居民在同等情况下将更愿意消费而不是储蓄,他们的储蓄率较高因为他们收入的绝对数量很高,消费收入的增加快于消费的增加,由于消费习惯的惯性,消费的增加只是相对较慢,并非没有增加。但是,对于低收入者,由于和高收入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定量的货币财富将是给他们很大的安慰,因此刺激他们进行储蓄。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收入差距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例如贾健、徐展峰等人(2011)的研究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高储蓄的理由之一。梁媛和余翊华(2013)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影响。金烨、李宏彬等(2011)认为,收入差距对低收入者的影响更大,但是这些研究中均采用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比值来量化这一因素,笔者将在本文中动态化这一指标,这一比值将根据不同的组别而不同,因为每个组的居民心里都会对自己有一定的财富预期或收入预期,进而比对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笔者将这一动态化的指标称为“心理收入差距(Psychological Income difference)”。还有一些学者从其它因素着手对我国高储蓄的形成进行解释,宋铮(1999)从预防性储蓄的角度出发,发现预防性储蓄模型能较好的解释我国的储蓄成因。刘生龙、胡鞍钢、郎晓娟(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预期寿命对我国家庭储蓄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它的诸如养老因素、为子女的教育进行储蓄等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的高储蓄率。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回归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本文的时间阶段为1998-2010年,回归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的公开数据。其中收入以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衡量;收入增长速度的设定为上一期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0时,本期收入的相对数值;住房直接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普通住宅指数。收入差距是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进而影响具体的储蓄行为,每个收入水平上的居民会根据自己的收入层次选择不同的比较对象。本文根据不同的收入组别进行了具体细分从而动态化了这一指标:其中城镇居民低收入组的心理收入差距为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中等收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中等偏下收入心理收入差距、住房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组居民的该指标为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中等收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而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组居民的该指标是各自与最低收入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城镇居民储蓄率,由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没有区分家庭支出中的支出和个人实物资本投资支出,因此遵循刘生龙、胡鞍钢、郎晓娟(2012)的做法,将个人实物资本投资作为储蓄一起计算储蓄率。据此,分别计算了1998-2010年城镇居民按收入五等分组的各组居民的储蓄率(城镇各组居民储蓄率通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人均消费支出后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计算)则得到模型:
Snt=α+β1Ynt+β2Yrnt+β3Hpt+β4Pinnt+ε
其中,Snt表示城镇第n组居民第t期的储蓄率,文中定义最低收入组居民为第一组居民,中偏下收入组居民为第二组,以此类推,高收入居民为第五组。Ynt表示第n组城镇居民第t期人均可支配收入;Yrnt表示第n组居民第t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Hpt代表全国普通住宅在第n期的指数;PInnt为第n组居民第t期的心理收入差距。α为其它影响因素,β1、β2、β3、β4均为待验证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计量分析采用的软件为Eviews6.0。

(二)数据回归

为了避开伪回归,首先用ADF策略对每组数据进行检验。表1是检验结果(限于篇幅,只列出变量Snt、PInnt和HPt的检验结果)。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均存在单位根,当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变为平稳。此时,可以根据模型进行回归,本次回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在回归中,各个变量均为一阶,表2是各个组的回归结果。
除此之外,还要对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残差序列检验结果显示各组各个时间序列之间均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

(三)回归结果分析

首先,回归系数显示,除最高收入组外其它四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他们的储蓄率均正相关,这符合凯恩斯的观点,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减少,那么储蓄率也就相对增加了。但是,这一指标只有低收入组和中等偏下收入组显著通过了,这说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凯恩斯这一理论的解释力在下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其次,收入增长率的增加只对中等偏上组城镇居民的储蓄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它组的该指标的P值已经超过了10%的置信水平。
而对于本文重点关注的住房,其对五组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的影响的显著性出现了不一致。虽然,从回归得到的系数来说,房价的增长对城镇居民均的储蓄率均为负影响,显示出了房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然而只有低收入组居民和中等偏下收入组居民受到这一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住房和低收入组居民储蓄率的相关系数为-0.00397,这意味着房价每增长1%,该组居民储蓄率将下降0.39%,这也意味着改组居民的消费将增加;同样,对中等偏低收入组居民来说,住房增长1%,其储蓄率将下降0.37%。心理收入差距也是本文重点要解释的一个影响因素。从回归结果来看,各组数据回归得到的该指标的相关系数均为负,表面上看,心理收入差距的拉大有助于城市居民消费的提升和储蓄的减少,然而事实却非如此。
由于笔者动态化了这一指标,对于中等以下收入居民,其心理财富目标首先是社会平均水平,即中等收入组,由于各个组之间的收入差距均逐步拉大,因此低收入组和中等偏下收入组居民的该指标是处在0到1之间,且逐步减小的。而中等偏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由于在收入上的优势,他们将比最低收入者的收入高出数倍而获得“财富激励”,他们的心理收入差距即是和最低收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而这一比值是大于1的,且是不断增加的。回归的显著性显示,只有高收入组居民和中等偏上收入组居民对该组因素有着显著的反映。当中等偏上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居民的心理收入差距增加0.1倍时,他们的储蓄率将分别减少0.47%和0.5%。
从整体上看,城镇居民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其显著的消费和储蓄影响因素将发生比较大的转变。本文各组数据回归结果中显著因素如表3所示。
表3显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储蓄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从“抑制约束”型转变为较为开放的“心理习惯”型。由此可知,低于中等收入的居民相对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而言,存在着一定的消费抑制。那么在凯恩斯消费理论有一定解释力的情况下,如果制约收入因素的影响,这些收入相对较低的城镇家庭,其资产增值的“财富效应”将更容易促使或者刺激这些他们释放由于低收入等因素而被抑制的或约束住的消费,进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而对于收入处于中等以上的城镇居民,他们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将更为复杂。在收入已经几乎构不成消费约束的情况下,收入的快速增长将因消费的惯性或消费习惯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增加消费项目或消费总量,而导致储蓄的增加;而和社会低收入者在收入差距上的拉大将在心理上给他们带来社会成就感和安全感进而放松谨慎态度,他们没必要再为赶超社会平均财富水平而加速储蓄,因而将更愿意消费,相应地减少储蓄率。此外,尽管中等收入组居民的储蓄率对本文选取的四个因素均无显著的反映,但是却起到了对照分析的效果,体现了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从低收入到高收入变化的过渡。结论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普通住房的上涨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结果是不一致的,其中对城镇中等以下收入居民有明显的“财富效应”,对居民储蓄的快速增加产生抑制作用。对于其它收入水平居民之所以回归结果不显著,有可能是“财富效应”和房价上升带来的“强制储蓄”效应均在现实中存在,二者的作用力相互叠加导致房价对居民储蓄的最终结果不明显。同时,我国中等以上收入居民的储蓄(或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收入比较低的居民相差很大,高收入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一因素十分敏感。这也意味着我国在调整居民储蓄时应注重居民之间的差异化,尽可能采取复合政策计划或一揽子计划,适当避开单一政策的出台。此外,本文模型捕捉到的一些居民储蓄行为路径将因收入而存在相应的迁移方面的信息,笔者将对此继续完善研究,对居民储蓄行为做更为详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唐旭.中外储蓄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1985(1)
2.Modigliani,Franco,and Shi Larry Cao.The Chinese S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1)
3.Chamon,Marcos D.,and Eswar S.Why Are Sing Rate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J].Macroeconomics,2010,2(1)
4.陈彦斌,邱哲圣.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1(10)
5.王子龙,许箫迪,徐浩然.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12)
6.徐迎军,李东.我国住宅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2)
7.贾健,徐展峰,葛正灿,陈森.我国高储蓄率现象的理由及其实证[J].金融与经济,2011(12)
8.梁媛,余翊华.收入分配、住房支出与居民消费率[J].商业研究,2013(4)
9.金烨,李宏彬,吴斌珍.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理由[J].经济学(季刊),2011,10(3)
10.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6(6)
11.刘生龙,胡鞍钢,郎晓娟.预期寿命与中国家庭储蓄[J].经济研究,2012(8)
1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简介:
赵中华(1986年-),男,河南省项城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
梁媛(1976年-),女,吉林省梨树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心理收入差距、住房与居民储蓄率关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点赞:22022 浏览:9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