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两便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1例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AMI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老年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4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AMI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因此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欧美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老年人由于其自身机体生理功能的减退,加之往往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因此如何做好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训练,预防再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发生,为当前颇引人关注的课题。现将本院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0~88岁,平均69岁。再梗死4例,占20%。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即发生以下三项条件中的两项:(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变化;(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发生动态改变。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三大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电监护,注意心音、心律、心率、胸痛的变化。做好血压监测,保证输液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抢救药品及时输入体内,并同时注意输液速度(20~30滴/min),纠正电解质紊乱。
1.2.2 疼痛护理 疼痛是最早发现的症状,多突然发生,呈现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使患者产生一种焦虑心理。护士应严密观察,让患者卧床休息,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镇痛、镇静药物。一般先给予油含服,随即静脉滴注油。疼痛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为首选止痛药物。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禁用。用量为3~5 mg,皮射或静脉注射。哌替啶止痛效果较弱,剂量25~50 mg,肌肉注射。在使用止痛药物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的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对止痛药的反应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从不良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有益于患者疼痛改善。
1.2.3 心理护理 老年人患心肌梗死后,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冲击,心理压力大,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身控制能力降低,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情绪[3]。心理应激反应很可能是再次诱发和加重AMI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其焦虑与恐惧。利用一切机会,向患者宣教一些心肌梗死的知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有关注意事项。在整个治疗期间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并给予鼓励,多宣传成功病例,重塑患者信心,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有效地在其身体和心理上缓解疼痛。
1.2.4 药物护理 目前认为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血小板拮抗剂系预防再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药物护理应做到及时准确给药并密切观察其副反应,以下是用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能使心脏营养供给和代谢需求方面的平衡得到改善,可明显降低再梗死,但长期使用可致心动过缓、乏力、阳痿等,应留意观察。(2)阿司匹林肠溶片可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晚期斑块的发生,预防病灶扩散和血栓形成。有报道,此药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导致腹痛、消化道出血。本院治疗时即发生1例,经及时服用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3)钙拮抗剂心痛定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其侧支循环,改善心肌血液灌注及减少心肌耗氧的重要作用,但可增加负性肌力作用而加重心衰,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1.2.5 两便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食量少,食欲差,加之胃肠功能差,容易引起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但其危害性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梗的老年人并不少见。所以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为预防便秘,笔者建议患者饮食上要少食多餐,低热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等,叮嘱其定时排便,以形成条件反射,给其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保证每日大便一次。严重便秘者可用果导等通便药物,以避免其排便时用力过猛而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导致死亡[4]。小便少时注意观察液体出入量及血压变化,警惕心源性休克。
1.2.6 出院后护理建议 (1)生活规律,戒烟限酒。吸烟可使低密度脂蛋白更易沉积,引起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大增加再梗死的危险。心梗患者吸烟百害而无一利。适量饮酒可降低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期的死亡率,尤以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0 ml(38度以下)者,下降的最为明显。(2)掌握好运动量。老年心梗患者可做些散步等活动量小的有氧运动,每日1~2次,≤30 min∕次,以不感源于:论文写作www.808so.com
心慌、胸闷为宜。运动前后应检测脉搏、心律、血压的变化。运动时还应随身携带保健盒,以备急需。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脉搏增快等症状,要立即停止活动,及时就医。(3)控制饮食。老年人体质较差,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因此不但要增加营养供给,增强其抵抗力,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肉类和腌制类食物,多吃低脂、低胆固醇类食物,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4)注意防寒保暖。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5)不可过度劳累。做不能胜任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连续紧张的劳累等,都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短时间内缺血。缺血缺氧又可引起动脉痉挛,反过来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 结果
20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例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19例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通过对20例老年AMI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鼓励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都有益于患者疾病恢复。详尽而正确的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也是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总之,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还不够,认识还很粗浅,仍需要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中积累更多的资料进行推敲,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梁晓雅.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20):1876-1878.
陈再英,钟南山.内科学[J].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
[3] 王宏哲,王廼哲.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17(24):110-111.
[4] 赵莉莉.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97-98.
(收稿日期:2012-04-20) (本文编辑:车艳)

点赞:5349 浏览:1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