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弈谋势,挖掘课堂观察价值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棋如此,教学亦如此。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沉浸在课前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预设教学效果达成的努力中,以至于一些显性或隐性的教学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而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作为“旁观者”可以从授课时固有思维中摆脱出来,从不同视角清晰地观察“当局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的大量有益感受可“一箭双雕”,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又为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笔者教学高三复习课“美国的两党制”时,校文科教研组就组织了课堂观察,校内同行作为“旁观者”,对笔者这个“当局者”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堂观察,让身在“迷局”中的笔者善弈谋势,获得了业务上的成长。

一、 用课堂观察捕捉教学问题,丰富教学方式

一如执棋者,执教者上课之时,如何在教学中着着慎落,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奥秘,看似简单,实者颇有玄机。
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自己的以往经验及教学习惯,通过预设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教学环节,构成教学全过程。但预设与实施是对立的统一,有些问题往往在不经意中冒出或被忽略,执教者却浑然不觉。而教学外的“旁观者”根据观察却能清楚地看到问题,有助于执教者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
如在这堂复习课“美国的两党制”教学中,我校担当观察任务的教师,就“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反应”一项进行观察后,数据统计如表1。
由表1可知,“美国的两党制”教学中,笔者在学生回答错误后,“先引导、鼓励,再由教师解答”这点做得最好,有效解决学生的错误,且当堂解决。其次是第2点和第7点,笔者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及同伴互助作用的发挥。第9点记录的是执教者的错误行为,本课中没有发生。相对来讲,第3点中采取的频次则较少,因为此种方式缺少引导和鼓励,不值得提倡。另外,第6点属于换位思考,即让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评价,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合作互助的有机结合,但笔者却没有予以实施。这个问题的发现,于笔者有较大启发价值,它让笔者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犯错后的正确引导,做一名更清醒的当局者。

二、 用课堂观察挖掘教学细节,细化教学言行

课堂观察,是一种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在每个观察维度的后面都有一定的人数在做着紧张的统计。由于观察任务分配的直接性和内容的针对性,使得观察者的观察重心可能不是在整堂课的整体排局上,但却可以对执教者的整个教学行为进行分解,根据不同的观察维度,进行细致入微的统计,既让统计数字浮出水面,又挖掘出了本堂课的闪光点或有待改善的瑕疵处。
课堂上充满了各种细节,从老师自身到学生个体,再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等,无时无刻不在生成细节。而用汇总统计呈现细节,一如拨开云雾照见阳光,让当局者在细细思量之后获得惊喜的发现。
对“美国的两党制”教学,我校高中文综组从“学生·环节”的观察维度来研究了下述问题:这些环节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
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的总体处理方式确定后,细节能呈现分支教学行为或过程的具体内容,包括稍纵即逝的教学言行。从表2可见,笔者的课堂讲解所占的时间最多,而学生回答以及合作学习的时间则较少。所以,在看到表2统计数据后,笔者在脑海中又将整堂课进行了回放,发现自己有些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有待改进。比如,笔者完全可以将讲解时间分一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和概括知识点,从而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的一些细节处理,也得到了评课教师的肯定。如当某学生回答中出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表述时,笔者不假思索地告诉学生,他所讲的“目标”,准确表述为“主要目标”。事后,评课老师在分析统计结果时指出,这样的细节处理比较到位,达到了知识点落实的精细化要求,应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保持。

三、 利用课堂观察加深教学反思,引领教学成长

怎样才能达成教学研究的理想境界?不妨听听中世纪哲学家阿伯莱尔曾说过的话:寻找,你将发现;走进,它向你敞开。与普通的棋局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似平常的课堂观察,所蕴涵的价值并不亚于其他教研形式。
首先,课堂观察是达成新课改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立足实践,采取新的教育形式来引导学生成长。课堂观察虽非新鲜事物,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设新的观察维度和视角,达成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效果,让课堂观察这一传统听评课的形式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808so.com
,在新课程下焕发勃勃生机,为达成新课改目标添砖加瓦。
其次,课堂观察有利于引领教师达成专业化发展。记得一位名师讲过,一个课堂现象它应包含方向价值和研究价值,能告诉我们试图前进的总体方向和道路,以及课堂教学中会面对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等。无疑,课堂观察在推进教学研究发展时,使教师大大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化。这是因为,课堂观察对观察内容进行了两方面的分类。在教师教的方面,有教师的语言(提问、评价、引入语、过渡语、小结总结语)、板书和媒体的使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效果的检测,等等;在学生学的方面,有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与同伴合作的实效、把握知识的情况、情感体验,等等。细致的观察有利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如在“美国的两党制”教学中,课堂观察者从“回答行为”观察维度,就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习惯、水平等状态,事后归结成表3。
由表3可见,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集体齐答”最多,讨论后汇报其次,个别回答再次,最后的是自由答。笔者反思后发现,集体齐答不可缺少,但自由答明显偏少,说明自己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可自己一人唱“独角戏”。课堂观察让笔者改进了方法,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这点而言,课堂观察既是一种鉴定或评价,能形成对教学水平与效果的评价结论;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引导,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课堂观察有助于引发人们对非公开课观察的研究价值的思考。本节课是一堂公开课,事先笔者在教学设计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准备工作,所以,在观察表中出示的教学问题并不是很多。但是事后,笔者转念一想,如果教师不是上公开课,而是上平常的随堂课,在没有做很多教学准备的前提下,又会有怎样的观察结果呢?诚然,原生态课所呈现的问题可能会更多,但会更加真实,从中得出的观察结果会让问题的解决更贴近教学实际、更加有效。当然,对日常教学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课堂观察并不结束于观察,而是在观察后,能对我们的头脑中固有的课堂印记进行修改,以形成我们所期望达到的“课堂形象”,虽不完美,却能帮助我们的认识在反复研磨中螺旋式地上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宝贵的教学智慧,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点赞:18221 浏览: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