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耐药性四川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流行病学及其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为探讨四川地区鸭场中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本试验以四川省7个地区的规模化养鸭场中分离鸭源大肠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致病性试验;建立PCR策略对鸭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检测;对分离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浅析。获得以下结果:四川地区鸭源致病性E.cop流行情况采取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以临床采集的疑似鸭大肠杆菌病的鸭中分离鉴定出208株鸭源大肠杆菌,所检地区养鸭场中均能检测到大肠杆菌有着,其中彭州62株、眉山46株、新津39株、绵阳21株、德阳19株、邛崃13株、都江堰8株。通过鸭源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可知,110株鸭源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占分离株的52.9%(110/208),结果表明,鸭源致病性E.cop在四川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四川地区鸭源E. cop血清型分布对208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共鉴定出169株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占分离株的81.3%(169/208),分属于25种大肠杆菌O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O3, O26, O76,O81,O100,O127,不同地区优势血清型有着差别,说明大肠杆菌血清型具有复杂性和地区性。由致病性试验可知,11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其中076和O127为四川地区主要流行的高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39株大肠杆菌未被定型,其中13株具有致病性,预示着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出现。鸭源E.cop PCR策略建立及其临床运用根据大肠杆菌的持家基因pho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PCR策略;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大肠杆菌pho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6%以上;根据建立的PCR策略对208株鸭源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阳性率很高,达100%,说明此法适用于临床上大量样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四川地区鸭源E.cop耐药性检测与耐药谱系浅析208株鸭源大肠杆菌对36种常用抗生素体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和敏感性。IPM的抑菌作用最强,敏感率达100%,其次为TZP(98.6%), AMK(95.6%), FEP(92.7%), CAZ(92.3%); PG和OX的耐药率最高,对大肠杆菌完全没有抑制作用,耐药率达100%,其次为TC(95.7%), AMX(87.5%), DOX(78.4%)。208株鸭源大肠杆菌有25种耐药谱,多重耐药现象严重,7耐以上的菌株占分离株的933%。都江堰和新津菌株的多重耐药现象最严重,其分离株可耐26种药物。不同地区菌株对PG和OX的耐药率均很高,达100%;对IPM、TZP不耐药,耐药率为0%。不同血清型的鸭源大肠杆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0142为8-12耐(100%);O149为13-17耐(100%);O131为18~22耐(100%);093为23~28耐(100%);O1(57.1%)、O2(88.9%)、O3(70.6%)、O26(78.6%)、 O76(64.3%)、O81(73.7%)、O100(64.7%)、O117(100%)、O127(87.5%)和O158(100%)主要为8~17耐。四川地区鸭源E.cop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浅析针对208株鸭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有187株大肠杆菌检测出耐药基因,检出率高,达89.9%(187/208)。tetA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占分离株的79.8%;其次是dhps、aph(3')-Ⅱa、 parC、aadA2、aadA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5.8%、32.2%、31.3%、24.0%、22.1%,结果证明四川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流行的耐药基因主要是tetA、dhps、parC、aph(3')-Ⅱa、 aadA2和aadA1基因。试验菌株能检测到多种耐药基因同时有着,结果主要为携带3种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分离株的85.6%(178/208)。有21株大肠杆菌未检测到耐药基因型,占分离株的10.1%(21/208),可能有着其他耐药基因。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高,达89.9%(187/208),AMK与aadA1基因,TOB与aadA2基因的符合率最高(100%)。关键词:鸭源大肠杆菌论文血清型论文致病性论文PCR策略论文耐药性论文耐药基因论文
本论文由{#GetFullDomain}中文摘要3-5
Abstract5-7
缩写词表7-14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选题目的14-24
第一章 鸭大肠杆菌病及E.cop耐药性的探讨进展14-24
1 鸭大肠杆菌病的探讨进展14-19
1.1 病原学14-15
1.2 流行病学15-16
1.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16
1.4 大肠杆菌检测策略的探讨16-19
1.4.1 细菌的分离鉴定16-17
1.4.2 酶免疫浅析技术17
1.4.3 荧光免疫测定技术17-18
1.4.4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18
1.4.5 DNA探针技术18
1.4.6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18-19
2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探讨进展19-21
2.1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19-20
2.2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20-21
2.3 鸭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21
3 鸭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制约21-22
4 选题目的22-24
第二部分 试验探讨24-70
第二章 四川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24-38
1 材料24-25
1.1 病料来源24
1.2 试验动物24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24-25
1.3.1 主要试剂24-25
1.3.2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25
1.4 主要仪器设备25
2 策略25-28
2.1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25-26
2.2 大肠杆菌的鉴定26
2.2.1 形态学观察26
2.2.2 生化鉴定26
2.3 大肠杆菌的保存26
2.4 鸭源E.cop的血清型鉴定26-27
2.4.1 抗原的制备26-27
2.4.2 血清的稀释27
2.4.3 玻片凝集反应27
2.4.4 试管凝集实验27
2.5 致病性试验27-28
2.5.1 大肠杆菌悬液的制备27
2.5.2 动物致病性试验27-28
3 结果28-35
3.1 细菌鉴定结果28-29
3.1.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28
3.1.2 形态学观察结果28-29
3.1.3 生化鉴定结果29
3.2 样品分离鉴定结果29-30
3.3 血清型鉴定结果30-32
3.3.1 大肠杆菌O血清型鉴定30-31
3.3.2 大肠杆菌O血清型的分布31-32
3.4 致病性试验结果32-35
4 讨论35-38
4.1 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性35-36
4.2 鸭源大肠杆菌血清型流行病学36-38
第三章 鸭源大肠杆菌PCR诊断策略的建立及其在分离菌株中的运用38-47
1 材料38-39
1.1 菌株来源38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38-39
1.2.1 主要试剂38-39
1.2.2 溶液的配制39
1.3 主要仪器设备39
2 策略39-41
2.1 PCR样品的制备39
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39-40
2.3 PCR扩增与测序40
2.4 PCR策略的特异性40-41
2.5 PCR敏感性试验41
2.6 PCR策略运用于临床分离株41
3 结果41-45
3.1 PCR扩增结果41
3.2 测序结果41-44
3.3 特异性试验结果44
3.4 敏感性试验结果44-45
3.5 PCR策略检测临床分离株45
4 讨论45-47
4.1 建立特异性PCR策略检测大肠杆菌45-46
4.2 PCR技术运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检测46-47
第四章 鸭源性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其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浅析47-70
1 材料47-48
1.1 试验菌株47
1.2 主要试剂47-48
1.3 主要仪器48
2 策略48-51
2.1 药敏试验48-50
2.1.1 K-B法48
2.1.2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48-50
2.2 耐药基因的PCR检测50-51
2.2.1 DNA模板的制备50
2.2.2 引物的合成50-51
2.2.3 PCR扩增与测序51
3 结果51-66
3.1 药敏试验结果51-58
3.1.1 鸭源大肠杆菌对36种药物的敏感性51-53
3.1.2 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系53
3.1.3 不同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53-56
3.1.4 不同血清型的鸭源E.cop的多重耐药56-58
3.2 不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58-62
3.2.1 bla-TEM耐药基因的检测58
3.2.2 tetA耐药基因检测结果58-59
3.2.3 tetG耐药基因检测结果59
3.2.4 aadA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59-60
3.2.5 aadA2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0
3.2.6 aph(3')-Ⅱa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0-61
3.2.7 dhps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1
3.2.8 parC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1-62
3.2.9 不同耐药基因检出率62
3.3 不同耐药基因的测序结果62-63
3.4 多种耐药基因与菌株数63-64
3.5 不同地区的耐药基因型分布64-65
3.6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65-66
4 讨论66-70
4.1 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66-67
4.2 鸭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67
4.3 不同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67-68
4.4 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68-69
4.5 鸭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浅析69-70
第三部分 结论70-71
参考文献71-78
致谢78-79
作者介绍79-80
附图1 phoA基因测序图80-100
附图2 耐药基因测序图100-105

点赞:32510 浏览:13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