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业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大纲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准确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基础。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并增强竞争优势,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系统。而作业成本计算(ABC)和作业成本管理(ABCM)为企业产品定价、生产决策、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控制等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
关键词: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背景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亦称为作业成本法,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被提出,80年始在企业中受到重视,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而以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率分配间接费用的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成本分配的精确性受到质疑。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自动化日益发展,企业制造环境与制造工艺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顾客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对产品品种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过去大规模同时源于:职称论文www.808so.com
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做法,采用小批量灵活性生产。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法适应新的情况。

二、作业成本计算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作业成本计算是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以作业为基础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而作业又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的全过程。
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尽可能地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整个链条,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坚持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最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由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发展到现代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企业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面对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日趋增大、产品品种的日趋多样化和小批量生产的市场需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和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应用,继续采用传统成本会计控制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产品成本的方法,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传统的成本计算隐藏了不盈利的产品,不增值的作业。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相比,分配基础(成本动因)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化分配基准,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能使作业成本会计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计算是在先进制造企业中产生并有显著效果的。但是它并不仅仅适用于先进制造企业,也适用非先进制造企业,由于其生产产品数量差异大,制造费用与直接人工费用比值高,也同样适宜ABC运行。与先进制造企业不同的是,其运用效果稍差。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采取多品种,少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推广运用ABC,不但会给它们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方便其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相关资本支出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而且还会通过作业管理的实施提高其管理水平,促使管理现代化,增加企业的价值。

三、作业成本管理及其实际应用

作业成本计算源于商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动机,但其实际意义已完全超越了最初的设计要求,它直接深入到企业的价值链重构,乃至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重构。但是,作业成本计算仅仅只是认识价值链的基础,只有作业成本管理(ABCM)才能改造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因而由作业成本计算发展到ABCM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
作业成本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延伸与升华。它主要是通过对相关作业成本的统计和计算,并把花费的成本精确到每一个作业层次中去,实时反映企业活动的动态,对企业的成本链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充分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的信息,对必须执行的作业进行指导,提高决策者决策的高效性,大大消除不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作业流程,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员工效率。因此,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作业成本管理包括的要素主要有四个: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其中涉及到的资源、作业、成本对象三个要素主要是成本的直接承担者,成本动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成本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因素,是一个动态的影响因子。
首先,资源简单的讲是对各项费用总体的称谓,在企业中主要是由于产出作业或产品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每一单位资源的消耗都会产生相应的使用成本,也叫“费用”。资源如果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第二,作业。它是指企业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消耗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成本管理中四个要素的重中之重。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可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第三,成本对象。它主要是企业对需要进行成本统计的对象。由于现在每个企业的需要不相同,有的把一个品种当成成本对象,有的把一个生产批次当成成本对象,不是统一的。通常大家都把成本对象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前者是根据每个市场渠道中不同的顾客再来确定的成本对象,主要通过核算每个渠道和相应的顾客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并把核算结果用于每种市场类型的产品决策。后者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消耗资源而引起的成本对象,有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等,是用来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进行计算的。
第四,成本动因。它主要是用来诠释在企业中发生成本的作业的特性的计量指标,是对每一作业相对应的消耗的资源或完成其他作业所耗用的作业量的实际反映。通常在企业的作业管理中成本动因有三类:交易性成本动因、延续性成本动因和精确性成本动因。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为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企业在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实施,包括:作业调研、作业认定、成本归集、建立成本库、设计模型、应用软件、运行分析、持续改进。
作业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为重要的它还是不断改进企业作业活动的动态过程。

四、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的现实意义

作业管理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比传统的以产品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在层次上大大深化了。在企业管理上又一重大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808so.com
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作业成本管理是随着时展而产生的,它是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新经济技术环境的客观要求。由于在新世纪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往信息化方向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和现代化,而当代的大趋势又是现代企业商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制造系统的复杂化。在这种新的经济技术环境下,如果企业还是沿用之前的成本核算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一些费用不会如实反映,一些商品的成本信息会发生错乱,从而给企业的战略决策带来重大影响。
通过对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分析,我们发现作业成本管理主要是将企业看成针对顾客需求而设计出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每一件商品都凝结了很多作业,企业把这些作业加以衡量而计算出费用,通过市场再转化给消费者的价值,企业里的一些列作业流程变成了创作利润的价值链。从而成功的简化核算方法,把作业作为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一方面科学合理地将成本分配给各种制造费用,并能够提供比较客观的成本信息,另一方面还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找出浪费资源的环节,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2.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成本控制,做好成本管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市场优胜劣汰,各个企业间进入了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而当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都是生产多品种、个性化、小批量的产品,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样就使得以“商品”为管理核心与起点为主,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内容也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及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渐渐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动态的、不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而作业成本管理把作业成本作为计算对象,把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资源作为重点,把成本动因作为基础,在产生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反映并提供成本控制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大大缩短了统计时间,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还量化了成本数量,增强企业领导的成本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合作精神。
3.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由于外国一些企业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经济仍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仅仅只注重商品投产后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投产前商品开发与设计的成本管理,这已愈来愈难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商品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作业成本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需要,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商品设计、研究开发和质量成本管理,力求按照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对有限的企业资源,从而提高企业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作者单位: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点赞:21867 浏览:9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