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喊渴”,金融机构如何“给力”?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期,笔者采取上门调查或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5家金融机构、16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莲花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客观存在。

一、莲花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由于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造成的信贷收紧、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的影响,我县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加大,资金需求量明显上升,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凸显,以致不少中小企业融资“喊渴”。受调查的16家小型企业中,13家企业今年向银行申请过贷款,占比高达81.3%;由此可见,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日趋旺盛。从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来看,3家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非常紧张”,占18.8%,9家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比较紧张”,占56.3%,而没有一家企业流动资金是“比较宽松”的;当被问及“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状况”时,10家企业选择了“更紧张”,占62.5%,比选择“差不多”、“更宽裕”占比分别高出31.2和56.3个百分点。从实际发放情况看, 2012年四季度,全县共有116家小型企业向5家银行申请贷款,申请金额7.9亿元,同比增加0.7亿元;5家银行实际为86家小型企业发放贷款5.6亿元,贷款满足率达70.7%。虽然贷款满足率较高,但贷款覆盖面仍然偏低,从莲花县的情况看,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不到全县中小企业总数的30%。另外,由于莲花县只是一个小县,大多中小企业规模小,尚未建立起外部市场融资体制,基本是内部融资,自我滚雪球式发展,致使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因为融资不给力,我县许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矛盾非常突出,许多有项目有盈利的企业由于难以筹措到必需的资金而不能最大规模地发挥其能力,这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的重要“瓶颈”。

二、中小企业为何融资难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小企业自身资质不足是主因

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其自身大多不具备银行贷款的条件。一是中小企业普遍自有资金不足,隐性负债严重,偿债能力弱。二是部分中小企业资信度低、财务行为不规范,金融机构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很难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三是中小企业没有品牌效应,市场份额小。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较为混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是瓶颈

一是融资服务机构不健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在外部遍地开花,而我县仅有一家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也只有一家。二是抵押类贷款程序多,手续复杂。目前,要抵押类贷款,需要经过房产、土地、工商等多个部门评估登记,平均周期要达10天以上,且各个环节均收取一定费用,在延误贷款时效的同时,也增加了贷款成本。笔者调查的16家企业中有3家未向银行申请贷款,主要原因均为“评估费用较高”。三是金融行业潜规则的制约。通常,银行把贷款主要投放给“高帅富”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仅得小部分。银行在信贷方面的潜规则可谓花样百出,除了对企业资质、信誉、担保等方面有明确要求,还对企业公关提出了考验,同时省分行和市分行严把信贷闸门,杜绝支行违规也相应地增加贷款的难度。四是金融法制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一些中小企业将贷款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短贷长用、挪作他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剧了银行贷款风险。

(三)信用担保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信用担保体系的欠缺和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尽管我国一些地方在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都处于初级阶段。在企业信用低下、中小企业融资的要素不健全时,靠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担保条件,难以顺利完成融资任务。

三、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笔者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机构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方能起效。
(一)银行必须在客户结构转型方面“再给力”。大型银行须提高对小企业的服务意识和能力,针对小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在货币阀门踩紧的时期,大企业、大客户的资金需求相对而言易被满足,小企业“短、小、急”的融资需求易被冲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放权给县支行确保小企业信贷额度。事实上,大批嗷嗷待哺的小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正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新蓝海”。
(二)加快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方面要“再给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银行机构必须立足当地,更好地服务于小企业。同时,应积极发展与小企业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
(三)银行内部机构设置方面需“再给力”。虽然监管部门积极鼓励商业银行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新设或改造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特色分支行。但是,一些银行在响应号召打造小企业分支机构战略布局时,往往多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城市,对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则重视不够。
(四)金融产品的改革和创新仍需“再给力”,特别在运用新的技术,新的风险管控的手段方面创造出新的产品。比如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得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808so.com
很多信息的沟通比以前便捷得多。
(五)金融监管创新和改革上也需“再给力”。金融监管的创新改革第一要务就是利用市场化,加强对消费者,对投资者的教育,对信用文化的教育和推动;通过金融监管,使金融机构、产品、从业人员的准入方面,更加透明,更加有效。中小银行机构必须立足当地,更好地服务于小企业。同时,应积极发展与小企业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三)银行内部机构设置方面需“再给力”。虽然监管部门积极鼓励商业银行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新设或改造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特色分支行。但是,一些银行在响应号召打造小企业分支机构战略布局时,往往多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7959 浏览:2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