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艺术语言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的发展也被带动起来,从而园林中植物配置表现的作用和艺术性也越来越明显。怎样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对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意图?怎样才能在统一中看出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怎样才能使植物景观融入整个场景?深刻理解植物景观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设计者必须学习的知识。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调配;生态平衡;组织;造景
1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调配
植物配置相当于园林的灵魂,同时地形、地貌等各类造园材料都会影响到园林造景的主题。园林规划中,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叶色、树形的搭配,随便种植,就显得杂乱无章,景色大为逊色。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形形色色,有的种类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效,或许在开花期、或许在结果期。植物与其他的园林配置不同,它是有生命的材料,它呈现的艺术效果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应用中我们要了解植物的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可能地把它的姿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点展现在整个园林景观中。
2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2.1 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
园林中植物配置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艺术语言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气候。其自身的生态性,决定了它是最理想的改善环境的设计要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够净化空气,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人体健康。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
2.2 可以组织空间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还有不漏痕迹的调整作用,它就类似于墙体,但是却又有着开敞性和完整性。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区域,能使各区域既能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以植物作为隔断,既能有效地划分区域又不会使空间封闭,有利于保持空间的通透顺畅。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种植的布局,要注重主与次,这样才能起到强化空间,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层次变化的作用。
2.3 具有造景功能
园林中植物配置因季节的变化也会呈现不同的场景效果,春有青青、夏有浓荫、秋有红叶、冬有苍松,季相的变化使人们更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同时,人们主观感情必须和客观环境相结合,不同的园林形式表现出了不同的立意方式。节日广场,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烈士陵园应以庄严、肃穆为基调。园林绿化不同于植树造林,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的同时,更要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要素,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种类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实际应用种类繁多,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都是极其重要。花坛内的植物要求植株低矮,群体花期较长,观赏效果好。常用的地被植物有紫萼、玉簪、鸢尾、银叶菊、马蔺、五彩石竹等。花境内的植物要期较长,植株较高,可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混栽。常用的地被植物有玉簪、金叶大花六道木、鸢尾、细叶芒、亚菊、萱草等。道路绿地中的植物要求耐干旱,耐贫瘠。常用的地被植物有大花金鸡菊、景天三七、荷兰菊等。垂直绿化中的植物要求有一定的攀援能力,以藤本类为主,常用的有常春藤、爬山虎等。
植物配置在景观中影遵循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景观特色鲜明,层次丰富;其次,因地制宜要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最后,传统技艺还要与与适当改造相结合。
4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中有着独特的风格,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当今社会国家经济飞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文明的提高从而也带动人们的精神文明相继提高,人类对存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城市人口膨胀,楼群密集,建筑,现代人如居囚龙,与自然隔离,生态失调,于是加剧人们对绿色的向往,此时园林中植物配置发挥了其作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园林景观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园林景观要走以植物为主,自然为主与生态为保护相结合的道路,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于时代的内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生态保护的需要,是对我国园林事业的继承和发扬。
5 结语
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园林景观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当代社会一项重大的任务。虽然园林景观规划存在许多理由,还有许多工作要改善和完善,但我们应该在总结国内这些年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策略,吸收一些新思想,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会丁.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初探[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 黄强.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初探[J].山西建设,2010(10)
3 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张芝)

点赞:21516 浏览:9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