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中国雕塑——冲突与选择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中国雕塑发展历史的回顾找出中国雕塑所面临的冲突并提出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些冲突中做出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雕塑;冲突;选择
1005-5312(2012)33-0056-01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但是却是当下困惑我们这些致力于从事雕塑这一专业的人的一个非常值得去认真解答的问题。在这里以我现在浅薄的知识是不足以把这么一个问题解决掉的,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想唤起大家的思考,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展开我的一些想法。
受到08金融危机及当下欧债危机蔓延的影响,艺术市场急转直下,之前红红火火的艺术市场骤然变的冷清,艺术作品的成交价也不断下探,整个艺术行业和危机影响下的大多数行业一道经历着一次大的考验。这期间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也从刚刚看到的春天的曙光一下重又跌落到寒冬当中,无论是创作还是展览都倍显消沉,面对种种压力我身边就有很多年轻的雕塑家把精心打造几年的工作室退掉了,一些创作的工作陷入停滞,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在惋惜和痛心之后,慢慢感觉也许这也正是一次机遇,让我们能够更加冷静的用清醒的眼光去回顾、反思,为什么在06、07年之后整个中国艺术蒸蒸日上、迅猛前进的时候中国的雕塑艺术却始终在其它门类艺术之后苦苦跟随?专业的雕塑艺术家们的作品为什么在市场上还不如一些油画家由油画转换的雕塑作品受到更多的追捧?在当代语境中雕塑艺术面临的是哪些方面的冲突,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雕塑艺术向前发展,是值得我们所有致力于中国雕塑艺术研究的人去思考的重大问题。
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要重新审视中国的雕塑艺术首先要从雕塑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谈起。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雕塑艺术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一下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建阶段。五?四运动过后,一批留洋的艺术家归国后开始按照当时西方的体系创建中国的雕塑教育体系,这个阶段正好处在中国最动荡不定的时期,直到建国初才真正完成这项工作。这个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把西方的古典雕塑样式学到手。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到结束。建国后中国的雕塑艺术有了初步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老一辈的雕塑家,也出现了很多至今仍然令人称道的雕塑作品。代表做有1965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群雕《收租院》(川美集体创作)等。这个时期中国雕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匆忙的利用刚刚建立的西方古典式的雕塑体系方式,把它和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解决当时的政治功能、宣传功能和教化功能。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雕塑迎来了一个春天,然而步子却并不大,作品呈现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格局:传统与创新、新与旧、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这个时期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家,至今仍然是中国雕塑界的中坚力量,创作的很多的作品也开始呈现一种新的气象。作品如《春、夏、秋、冬》(1984年川美雕塑系创作)、《和平少女》(1985年集体创作作品)及《拓荒牛》(潘鹤创作)等。这个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本清源”,从简单的苏式雕塑,真正回到西方雕塑的真精神上去的问题,以及如何学习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对中国雕塑进行语言形式上的推进的问题。第四个阶段是90年代。伴随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如果过去人们更多的从美的形式出发把雕塑看做一种形式的创造的话,此时文化的意识、观念的表达成为更加注重的内容,文化、观念思维、社会、生存状态成为这个时期的关键词。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的艺术家和形式多样的具有探索精神的雕塑作品。作品如《中山装》(隋建国)、《呼吸的石头》(李秀琴)等。这个时期的问题主要是当代意识的唤醒和传统意识以及新旧雕塑样式的对立,当代雕塑如何由试验逐步走进课堂。第五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近十年。中国雕塑开始全面的与世界接轨,伴随艺术市场的启动,中国雕塑开始了新一步的起跑,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中国雕塑向前发展,各种当代的雕塑样式和理论在中国大地上开花,同时也夹杂了更多的冲突和矛盾。①
通过对中国雕塑发展史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雕塑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冲突和问题。首先,中国雕塑无论教学、理论体系还是艺术样式都来自与西方,在发展过程中尽管有很多责任心很强的艺术家都努力的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去吸取营养却始终没有能够独立承担的模式和体系出现。在课下与一些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中很多人都强调在当代语境中再去重提什么中西艺术的冲突显得有点老调重弹、不合时宜。然而时至今日,中国雕塑始终没有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面对各种艺术思潮和运动有点手足无措,其缺位与滞后的特性都与中国雕塑的先天不足不无关系。其次是审美与意识的冲突,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非常突出,经历这么多年大家都觉得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可是就在当下一些雕塑作品,比如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徐光福老师的《马克思与》这件解构西方雕塑样式的作品由于涉及了敏感的政治话题在联系展出时却依然遇到重重的困难,至今仍然无法展出。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看似自由开放的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808so.com
今天仍然有很多的题材是大家不愿去触及的,这也给雕塑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油画的“政治波谱”大行其道的时候雕塑却始终鲜见类似的作品。接下来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与探索一直在进行中,特别是中国雕塑敞开来迎接世界,向外面学习的时候在不经意间发现在西方艺术已经“死了”。在现实中经常还会有这样的的疑问,这是雕塑吗?如川美谢彬副教授在一次雕塑系学生作品年展的开幕词中就曾经这样写道:这些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有出现在这样一次雕塑的展览上呢?这样的追问很多很多,相信也不会在明天就会消除掉,当代雕塑无论是含义还是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扩展,如一件现成品装置作品摆在那里,既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雕也没有塑,这算“雕塑”吗?而一件雕塑的习作,有“雕”有“塑”但是没有说明任何的问题,这样一件东西又能不能再被称做“雕塑”呢?这些业已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中国都需要好好的去重新建构。再有,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国雕塑的这个问题突出的表现为艺术家在作品中的表达与社会的解读以及艺术家的视角应该更多的关注人还是关注社会问题上。这个冲突在《第二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文献》中被多次的拿出来讨论,当时讨论的结果是前一个问题需要时间而后一个问题是并行不悖的,而我恰恰认为这正是中国雕塑之所以没有诸如油画那样的大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可扭转、可以有大量的文章可做的问题。我们的作品关注什么问题、关注什么样的人、关注什么样的社会,这些都是应该在创作之前做认真的思考、值得为它做一次更加深入的探讨的问题,也许这种讨论也同时正是解决社会对雕塑作品解读问题的有效之路。最后是全球化和地域性的问题,在这个冲突中川美是个很好的例子。川美的雕塑作品在2000年以前都一直保持了一种很强的地域性,大量带有很强地域性特色的作品出现,包括何力平老师的鬼城系列作品,徐光福老师的《仰望星空》等系列木雕作品,以及从鲁迅美术学院到川美来的李占洋老师的《人间万象》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在题材、形式语言、创作手法上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也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然而,仅仅过去了不到十年的今天如果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雕塑展览再难清晰的说出哪些是四川艺术家的作品,在地球变成平的同时中国的雕塑艺术也逐渐变成平的了,试问这样的雕塑还有生命力吗?已经带领海尔集团走向世界的张瑞敏早就认识到:全球化就是地域化。于是海尔的工厂开到了世界各地,而我们中国的雕塑要何时才能真正认识到并以一贯之的这样做下去呢?
面对当代艺术给中国雕塑带来的冲击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从现代角度来说,一切语言都是古典的,都只是语言而已,当代性不仅仅是材料的运用和形式语言的探索,主要是意识上的一中当代意识。”②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赶英超美”式的发展过后,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契机中冷静的反思一些这样的问题了呢?我想现在正是时候,只有我们把在冲突中呈现出的各种问题尽快的理清、摸透,并最终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雕塑语言样式和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支撑来知道我们的艺术研究和创作,相信那时中国雕塑才会真正迎来一个属于雕塑本身的春天。
注释:
①部分内容总结自《中国当代雕塑路线图》,作者:孙振华,《中国雕塑》第61——64期孙振华专栏。
②杨剑平,《学院雕塑的当代情景》。

点赞:14086 浏览:5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