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教学新形势下对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中专生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激活启动,学习内化,巩固强化到运用实践的程序结构和师生互动的过程。
旧课程有很多缺点,具体表现为:过于注重知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繁,难,偏,旧;过于强调接受学习;采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这大大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则注重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知识与社会,生活,科技的联系;注重信息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着眼点在学生的发展,而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承。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所创新,在实践中更要敢于大胆取舍,给学生一个焕然一新的课堂。
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课程过于强调知识的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无论何时都要记住这个前提,在此基础上实施并开展新的课堂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可以提升能力,培养兴趣、技能。

一、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实验技能,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注意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与社会热点,焦点,科技新成就等问题相联系,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物理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新形势下物理课堂应怎样开展

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怎样培养、激发每个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策略:
(1)关于情境的创设,原则上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2)关于提出和发现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如今我们倡导的自主学习,就要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不强烈,可以想像,没有了问题意识,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永远激不起美丽的涟漪。
例如:楞次定律的教学,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①当条形磁铁从N极插入S极时,磁通量怎样变?
②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的关系怎样?
③感应电流磁场如何,何时产生?
④怎样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⑤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线圈中有磁感应线就能产生电流吗?
我们设置的问题必须有必要性、挑战性、多面性和层次性。
再如:复习平抛运动时,即物实验(用米尺和粉笔头),可以提出问题:
①怎样只用米尺测粉笔头的初速度Vo。
②求出运动1 s时的速度。
③求出下落1 m的速度
④求出着地时的速度Vt。
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知识。既学会了方法又提高了能力。
(3)关于引导和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教学克服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的束缚,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是在探索和发现的心理,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4)关于体验和感悟。体验教学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让学生有所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师选择适当时机,从学生思维入手,故意让学生犯错,然后通过纠错过程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所体验,感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并留下深刻印象。

三、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安排的构想和计划。其特点是强调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节好课一定要有好的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三重境界:授人以鱼——知识与技能。 授人以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悟其渔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体实施时要注意:
(1)把握好本节内容的难易度,我们应遵循从实际出发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讲清楚。
(2)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都是从认识现象开始,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总结出规律。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做出的教学设计应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问题,鼓励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感受,给他们热情的鼓励。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四、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及其优化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在课堂内创设有效的探究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把设计的脑袋和做工的手连成一体。具体措施如下;
1.把握:“开放”和“收敛”的度,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探究点
在对某一知识的教学设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808so.com
计中可以选择某一个环节作为探究点,予以“开放”,其余的相对淡化(强化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成分,采用讲授或质疑应答方式予以“收敛”)。例如:在学习电源内电阻实验时,开关闭合前后伏特表读数不同,可以得出电源内部存在电阻。学生根据实验验证归纳: E=I (R+r);E=U外+U内;U外=E-Ir。
2.创设能适度调节探究活动方向与水平的实验问题情景
例如: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情景1:注射器实验,用手堵住小口,推或拉活塞后松手,活塞会恢复到原位置。体会推或拉时手的感觉,同时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情景2:吹气球实验,气球反套在塑料瓶内,一个瓶有洞,另一个没有,吹气球,观察现象。
3.进一步开发和拓展数字化实验系统和原有实验整合的功能
①将原有实验数字化。②将数字化实验与原有实验资源整合,以拓展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功能
综上所述,加强和深化课堂内探究学习的实验设计及其优化策略的研究,将有可能解决课程设置中有限的课时数与探究活动时空的开放性,不确定性的矛盾。

五、值得借鉴的几种科学探究模式

1.观察——归纳模式
科学研究起源于观察,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正确性。归纳出现象的本质、原理,总结出规律。
2.假设——演绎模式
根据经验事实和背景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非逻辑性的假设,演绎可检验的结论,设计出实验来得出所研究的问题本质。
3.猜想——反驳模式
我们所作的猜想应具有科学性、猜测性、多样性、可预见性、有争议性。首先提出科学性的问题,然后根据所提问题的方向,作出能解决问题的猜想,再通过论证,提出新的问题,可以采用诱陷策略,试错逼近的方式,一个个消除错误。
总之,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设计出独特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形成一套完整的、融合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论体系,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讲究科学的方法,不断探索,勇往直前。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方炜炜,《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22期
黄建锋,《华章》2011年13期
[3]朱慕菊主编.2002.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赞:32403 浏览:1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