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大学英语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本文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而针对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可以为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大学英语教学
高职大学英语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新时期对英语要求的重新定位,仅仅运用传统的听说法、语法翻译法等教学方法的英语教学必然要面临重大挑战。如何根据当前社会的新形势,恰当运用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任务型教学法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逐渐被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针对当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法视角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背景分析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译等综合方面的能力,是为了培养出综合型和应用型的杰出人才。英语能力是学生在高职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但由于底子薄,英语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最头疼的科目。有些学生即使在英语方面下了苦功夫,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努力,结果还是听不懂、说不出、看不懂、写不出,导致最终放弃英语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形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思考。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它是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教学法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更加科学、适合教学目的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属于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得到检验和推广。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1.主体者心态的困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大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学生要善于搜集和分析现有资料,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绝大数的学生对英语课程持有一种不正确态度,认为学习英语无用,英语逃课现象时常发生。学生只注重应付性考试,追求“题海战术”,最终导致“哑巴英语”、“英语盲”,从根本上忽视了英语的功用价值。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没有激发出来,学生对英语始终持有不予理会和漠视的态度。因此,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是影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大的制约因素。
2.教学模式的困境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是课堂活动中的参与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最新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在我国绝大数的高职院校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都喜欢采取“让学生根据课本、教材单独地学习,而教师只是采取单独的对教材的教授”的一种单项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始终还是固守传统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独来进行课堂教授的方式严重地把学生的主动性排除在教学之外,这种单项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严重丧失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进而影响到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3.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困境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普遍运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而传统教学法的弊端表现在:学生所学的语法知识及其他词汇解析等与实际交际技能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严重脱离英语的交际现实。忽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808so.com
能动性,欠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训练收效甚微。即使课堂上有互动环节,但由于是大班上课,互动环节不可能涉及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学生的英语训练必然受到影响。一两年下来,学生对英语听不懂、不会说、看不懂、不会写。这样一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任务型教学法视角下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习主体者的合理心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单纯的外部刺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经验背景下,对它进行编码、加工,建构自己的理解,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了该理论的精髓,它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当前学生对英语存在的一些态度和看法,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做一些改进,以便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设置各种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的各种课堂任务,以任务来引领教学活动。这些任务的设置必须首先要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其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为目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自主地、有兴趣地去学习英语,以便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如在口语教学中,创设打电话、问路、购物等富有生活情趣的任务型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英语,把所学语言运用到交际中,实现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2.设置任务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任务型教学法设置的主体,必然要发挥任务设置的重大作用。面对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要以任务的设置引领课堂教学。其次,任务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要设置出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任务,以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任务的设置要具有连贯性,不能前后脱离,只有具有前后互相关联的任务,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英语技能。Nunan曾提出过“任务依属原则”(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即课堂上所设置的任务应该呈现“任务链”或“任务系列”的形式,每一项任务的设置都要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的任务需要依附于前面的任务,这样就会使每一节课或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列教学阶梯,使学习者能够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在任务设置和课堂引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 以应用为动力、目的、核心, 能够体现语言价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3.在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阶段(pos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在任务前阶段,激发学习者对所选话题而设置的任务的兴趣,激活跟话题有关的词汇、短语、句子等基础语言知识,促进任务的完成。这个阶段是为下一个阶段的进行做好准备。在任务中阶段,教师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来执行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用英语进行讨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在任务后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语言的形式上,可以是关于词汇、构词、句法等特征。之后是操练词汇、短语和句子阶段,保证语言的正确性,使学生把语言知识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其中的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应当遵循目标性和可操作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层次性和连贯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李元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2).
贾琼.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9).
[3]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唐琳.浅议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高教前沿,2010(8).

点赞:32169 浏览:14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