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主体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主体地位 方法
0450-9889(2012)10A-0065-02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个体生命的潜能,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般认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落后,是造成学生没有实现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在阅读教学中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学质疑、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充分展现教学过程、强化朗读感悟和有效做好反馈校正,是保证阅读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感情、有人格、有自尊的人。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参与课堂。在学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春风式”教育,做到师生相互尊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其次,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不断探索。老师的赞赏与表扬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和增强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可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提高孩子创造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不对或不着边际时,巧妙维护学生的自尊,必要时应给予指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自己更自觉、努力地去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要宽容学生。老师不应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度量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少一些指责、批评,多一些宽容、鼓励。

二、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减少对教学的束缚,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现在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教案,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到教案上来,使学生为自己设计的教案服务,整个过程始终保持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的旧模式,整堂课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和传授的基本知识为主,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时间较少。特别是部分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高,怕学生活动起来无法制约,于是就轻车熟路自己讲,分析阅读课文成了“满堂灌”。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方法,结果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一)自学质疑法

在上课前,我们不妨先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自己学会从有关的生字新词、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去找问题,学会带着问题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当然,自学不是全部放手,而是在关键的地方引领学生学会开展讨论和交流,诸如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这样的学生自学才能达到效果。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产生许多疑问,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要灵活作出处理,以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
同时我们必须杜绝直接给出结果,重视教学的整个流程。如用“世界闻名”来造句,一学生说:“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结果后面造句的学生只把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808so.com
主语“万里长城”改为“西湖”、“泰山”等,虽然这些句子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错,但大家都这样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用不大。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此时就趁机进行启发:“你除了知道这些名胜古迹是世界闻名的以外,还知道有哪些世界闻名的人物、动物、建筑物呢?”于是学生就说:“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世界闻名的。”句式基本相似,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启发:“除了把它造成陈述句,谁会用它造一个反问句,一个感叹句?”学生在教师的再指导下,跟着作变式训练:“我国的万里长城真是世界闻名啊!”。通过这样的训练,整个学习过程就能清晰地展现出来。

(二)分层教学法

教学过程必须讲究层次性,兼顾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法。如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等。这样既可以照顾优秀生,又可以兼顾学困生。如笔者教《新型玻璃》这一课以后,针对课后两道思考题,按照层次设计了以下四道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题来做。①仿照课文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段话。②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新型玻璃,把它的名称、特点及作用写下来。③请仿照课文介绍你知道的一种新型玻璃。④想象作文: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请你把想到的写出来。这样由浅入深,既符合教学规律,学生乐于接受,同时也兼顾了全体学生。当然也要处理好整体课堂教学,太浪费时间也达不到目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使其既实现目的,又完成教学任务。

(三)朗读感悟法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读始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以读为本来进行阅读教学,当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让学生多读,采用“全程读、情境读、全心读”的形式,把读交给学生。当然,每一次读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能产生新的兴趣、新的追求、新的启迪和新的体验。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新知识,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如笔者上《我选我》一课,从让学生读生字到读词语,再到读段和读全文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以一种“以读感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如让学生理解“静悄悄”一词,不是让他们去查字典、翻资料来找答案,而是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该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在学生读完后,当即提问:“有感情吗?静悄悄的意思读出来了吗?”部分学生讲:“没有。”于是再指导读,反复进行,学生慢慢地就悟出了其意。又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王宁很自信”这一课文内容。笔者让几个学生反复读这一句:“突然,王宁站了起来说:我选我。”学生读完后笔者又提问:“他们读得自信吗?”此时学生各抒己见,笔者借机点拨,再进行指导,无形中学生便自悟课文内容。
总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不强求同步发展。教改的过程是一个交织各种矛盾,充满艰辛的曲折过程,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
(责编 黄鸿业)

点赞:5381 浏览: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