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少、慢、差现象,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必须予以彻底的改革。运用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概念意义运用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规单调,固定的讲讲、读读、背背,完全以应试为目的。实际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缺乏动力,教学效率低下。要扭转这种局面,合理运用情境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环境、人际环境、活动环境、校园环境,渗透着教育者的意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空间。

二、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育家福泽渝子也指出:“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学问便等于无学。”教师要有效地沟通和融合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审美经验,就必须善于创设高度凝练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审美经验去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因此,通过创设语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创新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的认知过程可分为表象-概念-“表象”。表象又可分为表象感知、表象思维、表象记忆。有了表象,人才能再现过去认识的成果,才能将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加以比较联系,才能进行思维。表象的建立与认知过程中情境密切相关,如果在一种生动的情境中进行强化刺激,那么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建立的表象往往感知强烈深刻,思维流畅活跃,形成的概念系统又深刻,记忆持久清晰,为形成新概念打下基础。从教育学角度来分析,语文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实现了四个转化:第一,从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到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认识结构的形成;第二,从强调学习的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即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思维能力;第三,从教师传授的方向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模式,即从单向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808so.com
信息的传递转向“教学合一”,重在“学”上;第

四、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形式。

三、情境教学的运用方法

1.情境教学与语文课堂的道德渗透。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要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的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个教师和每门学科的责任。语文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性质特点,更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是“不‘说’一字,尽得风流”。这里“不说”其实就是情境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
2.情境教学与课堂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如在教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各是什么复句?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提出的问题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最佳学习状态。
3.情境教学与课文分析理解。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在讲《扁鹊见蔡桓公》时,故事情节也很有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可激发学生迅速地理解课文。在表演之前,学生必须读懂读透课文,才能演得活灵活现。而通过表演,同学们在笑声中又对课文加深理解。整个过程是学生从理解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锤炼,心灵得到了震撼,潜能得到了释放。
4.作文指导中的情境教学。古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章能写出来是受到外界的情感的感染、冲击。为了激起学生的,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我和学生一起游玩,感受秋的气息,看依依的垂柳在风中摇曳,欣赏重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庭院、层林尽染的枫叶。冬季下雪,我带学生到操场上,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观赏松树傲然雪中的风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是鲜活的,才是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是无病或空洞无物。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点赞:5819 浏览:1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