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浅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个性鲜明且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学校教育的引导对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学生个性也被新一轮的教改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育;学生;个性
在我国,独生子女占在校生的比例日益增大,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且父母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学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比如自负、自卑、懦弱、“异性化”等等。现在的学生有时甚至经不起挫折和责骂的打击以及胜利的掌声,以至于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其个性的发展。那么,怎样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良好个性呢?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材的更新,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我们必须做一个重新认识,明确高中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前提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授课的内容、形式和手段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而个性作为一种心理内在的结构和组织,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比如信念、理想、兴趣爱好、协作能力、坚毅自制等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协作能力都是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一是对学生性格的发展。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参与者可以通过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例如,足球运动是集体项目,它要求参加者具有敢打敢拼、机智灵活、协同配合、沉着冷静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作风,经常参加这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软弱、孤僻、优柔寡断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其克服性格弱点,逐渐形成开朗、顽强、勇敢的性格品质。二是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竞争是体育竞赛中最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是高中学生的鲜明特点之一。运动竞赛、体育游戏、各种测试、竞赛等都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竞争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活动中去,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参加者在参与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时,必须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自我约束、暗示、鼓励、命令和体验,及时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在运动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非常大的意志努力,而胜利也常取决于“坚持下去”的努力。对如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高中生来说,只有经常且长期的进行“再坚持一下”的努力,才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爱好本就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兴趣爱好不仅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方法过于刻板,导致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学生更少,更不用谈终生体育了。分析发现,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所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被新课程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老师与学生要建立起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位同学,在课堂上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同学的需求和爱好。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减少竞技化的运动项目,增加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有限的项目教改实验,比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了按大纲的要求安排正常教学外,还可以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们选择练习,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后,可以在老师提供的运动项目中选择1到2项自己喜爱的运动进行锻炼。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权威,是教学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怎么教,学生就要怎么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个性也就无从发展。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不同需求等情况,从而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用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实现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安排上肢力量的练习时,倘若要求所有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者俯卧撑,口令统一,动作整齐,看似组织很严密,但事实上有的学生量不够,有的学生完成不了。同样的练习,假如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有的学生做引体向上, 有的学生做水平悬垂臂屈伸,有的学生做斜身引体向上;同样是练习俯卧撑,也可以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者是抬高脚的位置的俯卧撑,这样一来,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中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练习,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得以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是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以健康为目标的高中体育教学应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提倡教师在课上精讲让学生多练,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二是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耐久跑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让学生反复绕着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808so.com
操场跑,学生是不情愿的。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一样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与其让学生进行枯燥无味的耐久跑,不如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感兴趣又同样具有健身价值的球类运动。让学生多练习自己感兴趣的且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能够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三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准备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徒手操或者游戏内容,在课上分组做准备活动,会发现学生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大家练习的兴趣也非常浓厚,有的组花样跑,有的组做游戏,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的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当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的个性心理,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帮助学生培养各种良好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设计大纲内容外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练习项目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既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高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杨凯.浅谈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成才之路,2010(03).
徐磊.体育创新教育的实质与实践[J].新课程,2010(02).
[3]张建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J].河南教育,2010(03).
(作者单位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

点赞:5169 浏览:14451